哪怕只剩一个学生,也要陪他走出大山

टिप्पणियाँ · 23 विचारों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九槐教学点刘勇梅老师在给孩子们授课。九槐教学点。九槐教学点刘勇梅老师在和孩子们做游戏。九槐教学点刘勇梅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跳绳。九槐教学点刘勇梅老师和孩子们的“全家福”。全媒体记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乡村教师刘勇梅:

  哪怕只剩一个学生,也要陪他走出大山

    九槐教学点刘勇梅老师在给孩子们授课。

    九槐教学点。

    九槐教学点刘勇梅老师在和孩子们做游戏。

    九槐教学点刘勇梅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跳绳。

    九槐教学点刘勇梅老师和孩子们的“全家福”。

    全媒体记者 张庆杰 

    “哪怕只剩一个学生,我也会继续坚守。”说这句话时,刘勇梅望向操场的目光温柔而坚定。在她身后,是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教室里书声依旧,而学生仅剩下13名。

    这里是平南县马练瑶族乡水晏小学九槐教学点。9月9日,记者推开教室门,只见刘勇梅正站在讲台前轻声讲解,脸上不时露出温柔的笑容,5个孩子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我最爱刘老师了!”四年级学生陈海怡说,“她陪我们跳绳、种菜,不但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知心姐姐。”

    2018年9月,刘勇梅来到这个瑶乡教学点,一待就是7年。她从没想过离开,并用“山区孩子的眼睛,能照亮所有坚守的意义”这句话为自己打气。课堂上朗读声清脆,课间跳绳飞舞,小菜园里木瓜茁壮成长……在这所大山深处的小规模教学点,刘勇梅几乎什么都“包”——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甚至心理辅导等。

    她不仅是老师,更是亲人。2024年春天,班里一名男生因遭受校外欺凌不敢来上学。刘勇梅了解后,第一时间走访调查,批评教育霸凌者,更连续多天陪伴这个敏感内向的留守儿童,用“赏识法”一点点重建他的自信。不久后,男孩不仅重返课堂,成绩也大幅提升。

    “她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同事评价,“她不是在上课,是在播种希望。”

    “校舍依旧,学生却从我到这里那时的99人逐年减少至如今的5名小学生、8名幼儿。随着教学点撤并的日子临近,我真的很不舍。”刘勇梅回忆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眼眶逐渐湿润。刘勇梅记挂着每一个孩子:课堂上的每一次举手、菜园里摘下的第一根红薯苗、跳绳时扬起的笑声……这些珍贵的画面,将是她心底最珍贵的记忆。

    2022年9月,刘勇梅怀孕已近临产,却仍坚持处理开学工作,搬运教材、安排课程,直到临产前一日下午还在忙碌。同事后来调侃:“昨天见你搬书,今天听说你抱娃了。”她只是笑笑:“开学事多,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教育是爱,是陪伴,是走出大山的路。”刘勇梅坚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陪伴与点亮。在刘勇梅的课堂上,没有千篇一律的教条,她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用“严中有爱”的方式引导他们成长;用“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树典型、抓闪光点,让学生在激励中自信成长;用爱心、理解、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她常说:“孩子的心是透明的,你真心对他好,他是能感受到的。”

    “我们的教学点,可能再过一年就被撤并了,能够陪伴他们一程,已是我的幸运,我很珍惜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刘勇梅坚定地说,“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会一直教下去,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更大的世界。”

    本版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张庆杰摄

टिप्पणि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