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作者 | 小葳
清晨,智能手环在你最浅的睡眠阶段轻柔震动,用最科学的方式将你唤醒;通勤路上,智能网联汽车早已规划好躲避拥堵的最佳路线,甚至能在你着急打卡时自动泊车入位并开始充电;傍晚回到家,迎接你的不只是温暖的灯光和适宜的室温,还有一个已经完成清扫任务的机器人“管家”。
这一切并非遥远的想象,而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现实。2025年,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而这一切,都将在今年一场盛会上得到集中呈现——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当提及PT展,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许还停留在通信运营商、设备商与手机厂商的年度盛会。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边界不断拓展,这场拥有3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展会,早已超越了传统“通信”的范畴,演变为一场融合前沿技术与民生应用的综合性科技盛会。
从数据、算力、存力、网络、终端等信息通信技术/设备构成的AI底座,到AI赋能千行百业的落地实践,再到人工智能引领美好生活普惠大众,PT展正成为观察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社会肌理的最佳窗口。在本次展会来临之际,我们一起探寻人工智能如何让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智慧、更美好。
人工智能+医康养:“居家+社区+医院”全链条健康守护
医疗健康,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AI正在推动医疗服务从传统的“被动治疗”向“主动健康管理”升级,让医疗服务变得更精准、更普惠、更高效,真正实现高质量健康服务的广泛覆盖。
查已病易,防未病难是传统体检体系的局限。在通用健康管理旗舰中心,智能体与AI技术已经深度嵌入整个体检流程,提供从精准疾病筛查到全面健康管理的变革。
影像检查中,AI辅助诊断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异常病灶,并对病变性质与严重程度作出初步判断。医学检验中,AI同样表现卓越——通过智能分析血液细胞形态与多项生化指标,快速筛查贫血、感染等疾病,并自动生成诊断报告。体检结束后,AI健康助手还会基于个人数据定制健康计划,实现潜在风险的早期预警。
在社区养老场景中,AI正在提供智能又充满温度的关怀。以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为例,这里部署了由通用技术多模态智能空间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的智慧康养系统。
通过毫米波雷达、智能床垫等AIoT设备,这套系统可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呼吸和活动状态。一旦检测到跌倒或长时间无活动等异常,系统即刻启动三级响应机制,自动通知社区服务中心、子女及物业,真正实现从“被动救助”到“主动守护”的转变。截至目前,该系统已服务上百户老人,累计采集超过13万条健康数据,成功处理逾4000次报警,成为老年人生活中7×24小时的“守护者”。
而在医院场景中,智慧护士站通过生命体征大屏实时监测患者状态,帮助医护人员动态掌握病情;智慧病房则借助AI辅助康养传感器、血氧仪、双管血压计、心率呼吸监护垫和智能手表等物联网设备,构建了一张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网络,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照护水平。
从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居家养老的实时监测、再到智慧医院的专业支撑,AI不止于单点赋能,更实现了“居家-社区-医院”三级联动的一体化服务闭环。通过系统间数据互通与业务协同,AI正在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智能医康养新生态。
人工智能+出行:驶入“车-路-云”协同新阶段
汽车,这一人们最熟悉的交通工具,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变革。在AI驱动下,汽车不再只是将人从A点载到B点的移动工具,而是逐渐演进为融合出行、娱乐、办公等多功能的“智能移动第三空间”。
走进北京鸿蒙智行超级体验中心,“聪明”车已不再是科幻概念。通过手机一键呼叫,车辆可自动驶抵用户面前;抵达目的地后,又能自主完成找车位、泊车和充电。这一切依托于华为全栈自研的分布式技术,真正实现了“车—人—家”全场景无缝连接。
正如现场技术人员所言:“以前车与家是分离的,如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你可以在回家途中就远程启动家中空调、拉开窗帘,体验‘上车即回家,回家即安心’的连贯生活。”
推动智能出行的不止鸿蒙智行。中国电信携手伙伴推出“AI赋能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已将复杂场景识别准确率提升40%,多车协同响应时延降至100ms内,为车企以渐进式路径实现L4级自动驾驶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移动联合多家车企推出的“AI智能座舱”已实现量产,其搭载丰富的AI语音交互功能。“一键回家”模式下,几秒内数公里外的家中空调提前启动,客厅灯光渐亮。
济南移动携手中兴通讯打造济南起步区车路云样板示范区域,车路网云一体化的5G V2X通感算网络,可以实现车辆与信号灯、路侧设备的智能互动。路侧一体机持续检测道路交通目标上报给5G基站,5G基站边缘云基于AI算法生成行人闯入预警、超视距预警等,并通过5G Uu接口发送给车端。当有行人横穿马路时,路侧传感器检测识别后,通过5G V2X实时发送给驾驶车辆,进行语音播报预警。
与此同时,众多设备商在推进C-V2X(车联万物)通信解决方案,构建车、路、云全面协同的网络环境。浪潮和超聚变提供云计算与AI算力底座,联发科推出车载芯片平台,东方通则深耕车载中间件……
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产业链正协同推动整车智能与道路智能的深度融合。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数据,目前国内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0%,居全球首位——相当于每卖出两台乘用车,就有一台搭载智能跟车或车道保持功能。消费者对高阶智能驾驶的需求明确,支付意愿不断增强。
未来,随着“车路云一体化”国家试点推进,汽车将不再只是独立运行的单元,而是可与智慧道路、远程云脑实时交互的智能节点。人们的驾驶体验、出行效率及车内生活方式,均将迎来根本性变革。
智慧出行,已然驶入“车-路-云”全面协同的新时代。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当机器人从工厂走进家庭
如果说以往的AI更多是隐藏在云端或屏幕背后的“智慧大脑”,那么具身智能(Embodied AI)则试图回答一个更根本的命题:如何让AI不仅能“思考”,更能借助物理身体与我们所在的真实世界互动和协作。当强大的智能算法与灵活的机械身体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日常生活。
家庭场景是机器人应用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目前,市场上面向消费级市场的生活机器人层出不穷,覆盖生活辅助、健康监测、老人陪伴等多个具体场景。很多具身智能产品不仅能操控咖啡机、洗衣机、吸尘器等家电,还可针对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灵活的功能定制——例如陪人下棋、户外烧烤、煎蛋调酒等,实现“一机多用”,为家庭生活增添便利与乐趣。
在康养领域,2025年养老机器人正在全国各地快速“上岗”,成为智慧养老的新力量。例如,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引入的情感陪护机器人,借助面部识别、情绪感知与语音交互,能够敏锐捕捉老人的心理状态,提供聊天陪伴与情绪疏导。而在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星尘智能的AI机器人不仅可协助老人推轮椅、递送物品,还能陪伴他们打太极、跳广场舞甚至打乒乓球,兼顾功能性与情感关怀。
无人零售也在具身智能的赋能之下迎来新突破。银河通用与美团买药合作开发的Galbot智慧药房解决方案,已在北京六家门店实现常态化运营。该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上下货、夜间值守、商品盘点、补货与打包等全流程任务,支持超过5000种药品的管理,大大提升了药店运营效率。
从家庭、养老再到零售,具身智能不再只是概念,它已悄然嵌入真实世界的运行轨迹。一个人类与机器人协同共存的新时代,正在全面展开。
结语
2025年,人工智能不再只是遥远的概念或冰冷的代码,它正在加速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它是你手腕上实时监测健康的智能手环,是手机里听懂你需求的语音助手,更是汽车中提前预判风险的安全“守护者”。通过这些触手可及的产品与服务,AI 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也更有温度。
2025年9月24-26日举行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以“数实融合新引擎 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将设置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信息技术/量子科技、ESG/信息无障碍、低空经济、AI等多个特色展区。在这里,你将亲眼见证AI如何作为核心力量,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最终融入并点亮每一个人的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