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常对学生说:“发音就像给单词找件合适的衣服,多试几次,总能穿得漂亮。”这句话简单却有魔力。六年级的刘沅鑫曾特别怕英语,上课不敢开口,可在贾菁的鼓励下,他渐渐爱上了这门课,甚至主动看英文动画、听英文歌。他说:“贾老师让我从怕英语变成了盼英语。”
贾菁说,她当老师的动力,来自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那时候,老师的温暖点亮了她,她想把这份温暖传下去。这一传,就是十四年。她不是为了什么大目标,只是想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关心的力量。
刚当老师时,贾菁也手忙脚乱。课堂上,学生不听话,她只能扯着嗓子喊,累得不行。后来,学校安排了老教师乔保菊带她。乔老师手把手教她怎么上课,怎么管学生,甚至帮她改教案、磨公开课。在乔老师的帮助下,贾菁一点点成长,从一个青涩的新手,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好老师。
现在,贾菁也开始带新老师。她把自己的经验全教给他们,帮他们备课、管理班级。同事王自珍叫她“菁姐”,说她总是第一个冲过来帮忙。王自珍感叹:“菁姐让我明白,成长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而是大家一起努力。”
贾菁的课堂像个魔法世界。她不用枯燥的背单词方法,而是让字母“跳舞”,让单词“唱歌”。她把自然拼读法用在低年级教学里,还会讲国外的趣事、放英文歌、聊治愈的电影。孩子们学得开心,英语不再是难题,而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刘沅鑫说:“英语课让我觉得,世界离我更近了。”
她的课不仅学生爱听,同事也佩服。王自珍说:“菁姐的课既有意思又有料,孩子们不仅成绩好,还从怕英语变成了爱英语。”这些年,贾菁的教学成绩亮眼:两次部级优课,三次省级优质课一等奖,五次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还有一次全国教学案例一等奖。这些奖项,是对她努力的最好证明。
2023年,贾菁调到金昌市第九小学,面对一群转学生和“学困生”。别人提醒她,这些孩子成绩差、习惯不好,她却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我想读懂他们。”她不急着批评,而是用鼓励帮他们找自信。慢慢地,孩子们的成绩上去了,脸上也多了笑容。
贾菁说:“教育不是把水装满桶,而是点燃一把火。”她希望用一句鼓励、一个眼神,点亮孩子们的心。她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她当上了金昌市小学英语学科专家,还拿了“甘肃省技术标兵”“金昌市十佳教师”等荣誉。她的英语名师工作室,也在帮更多老师成长。
十四年来,贾菁和学生一起成长。她教孩子们知识,孩子们用好奇的眼神回报她。她说:“看着他们从不敢开口到自信满满,我觉得一切都值了。”现在,她还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想让更多孩子爱上英语,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她的故事,像一盏灯,照亮了孩子们的路,也温暖了每个读到她故事的人。教育这条路,她走得踏实,也走得有光。你觉得,这样的老师,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想要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