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推测:1000万年后,人类Y染色体将完全消失,男性将不复存在?

Comentários · 26 Visualizações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 你穿越到1000年后的某个早晨,你像往常一样起床、出门、上班,发现身边的路人、便利店的服务员、公司的同事……全部是女性。 这个世界,所有男性都不复存在了,孩子出生不需要父亲,语言里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

  你穿越到1000年后的某个早晨,你像往常一样起床、出门、上班,发现身边的路人、便利店的服务员、公司的同事……全部是女性。

  这个世界,所有男性都不复存在了,孩子出生不需要父亲,语言里面也再也没有“他”这个代词。

  你一定会好奇那人类传宗接代怎么办?女性统治的社会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以后不再有男性这件事儿,是真的吗?

  澳大利亚遗传生物学家詹妮弗·格雷夫斯(Jennifer Graves )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她的猜想:Y染色体,或许会在1000万年后彻底消失。

  Y染色体是男性独有的染色体,1000万年后,男性可能会不复存在……她为什么这样说?

  Y染色体正在缩小

  在我们每个细胞里,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

  而Y染色体的外观,比X染色体小得多,携带的基因也更少。

  从1905年,美国生物学家妮蒂·史蒂文斯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黄粉虫的Y染色体;

  并提出染色体的区别决定了生物的性别时,这是人类第一次认识Y染色体。

  再到现在生物课本上,我们从小就会学习Y染色体。人类对于染色体的认识也有了大大的提升。

  1905年,史蒂文斯在显微镜下看到,雄性黄粉虫的Y染色体明显更小

  这让Y染色体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像其他染色体那样稳固,反而在不断失去基因。

  研究显示,在漫长的进化中,Y染色体上的许多基因会退化、丢失,无法恢复。

  放眼到本世纪的最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Y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2024年《自然·通讯》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有些性别相关的基因;

  比如某些雄性开关基因,会被一种特殊的DNA片段,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IR)打包、剪切,然后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

  这种基因转移在某些物种里很常见,比如果蝇、啮齿动物。

  也就是说,Y染色体虽然可能消失,但它的关键功能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存在。

  现实中有一个例子,日本奄美大岛的奄美刺鼠已经没有Y染色体了,但它们依然能分出雌雄,正常繁衍。

  是因为原本在Y染色体上的许多基因搬到了别的染色体上。

  如果世界只有一种性别

  科学界有两种可能性推测:

  1、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会基因会自动转移

  在Y染色体彻底退化之前,人类可能会像奄美刺鼠那样,把关键性别基因搬到其他染色体上。这样男性依然存在,只是换了基因的位置。

  2、人类只剩下一个性别

  如果基因没有转移,人类可能会只剩下女性,繁殖方式可能通过人工配子、克隆或其他生物技术实现。

  如果世界真的只有一种性别,这不仅是生物学的巨大变化,也是社会心理的巨变。

  目前很多文化中,性别与社会分工紧密相连。

  如果只剩一种性别,这些传统分工会消失,职业、家庭、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会全部重写,导致社会角色会重构

  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在群体决策、情绪表达上存在平均差异。

  比如,女性群体在合作与情绪共情上往往更突出,但也更容易形成关系性冲突,更关注人际关系中的细节分歧。

  如果社会全是女性,这种冲突模式可能会成为主流。

  最大的改变的是生育观念会转变,在没有自然男女结合的情况下,生育将完全依赖科技。

  心理学上,这会影响人们对家庭、父母概念的认知,可能让亲子关系更制度化而非自然化。

  针对男性消失这个话题,科学家强调,Y染色体的退化过程极其漫长。

  按目前速度,要1000万年左右。而在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面前,这几乎是无限长的缓冲期。

  更重要的是,Y染色体的消失并不等于男性的完全消失……

  如果真的只有女性社会

  这就像做一个心理学+科幻的思想实验:性别工资差距将不存在,行业选择可能更均衡。

  文学、电影、艺术中的性别叙事将完全改写,爱情故事可能变成科技+情感的新模式。

  但是长期单一性别社会,可能让个体更容易陷入单一的价值观圈层,缺乏异质性交流,认知同质化,这会影响创新与社会活力。

  进化是动态的,人类的未来并不是由一条染色体单独决定的。即使它真的在几百万年后消失,社会也会找到新的平衡方式。

  多样性都能带来更强的适应力。性别只是多样性的一部分,失去它的自然形式,也许会换来另一种多样性形式。

  与其担心1000万年后的性别消失,不如先关心当下的多元与包容。

  毕竟人类的未来,从来不只是生物学的选择题,也是心理与文化的共同答案。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