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藤桥河滋养着红旗社区,又见证着时代变迁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5 Просмотры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畅 刘操 三亚海棠区红旗社区的清晨,总是在藤桥河的潺潺流水中苏醒。 这条蜿蜒穿过社区的河流,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嬉戏、生计依托与家园记忆,既是滋养一方的“母亲河”,也是见证时代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畅 刘操

  三亚海棠区红旗社区的清晨,总是在藤桥河的潺潺流水中苏醒。

  这条蜿蜒穿过社区的河流,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嬉戏、生计依托与家园记忆,既是滋养一方的“母亲河”,也是见证时代变迁的“时光河”。

  如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漫水桥的痕迹早已消散在水波中,取而代之的是高铁穿行而过的高架桥与坚固的新桥,而河畔的薏米田、芒果园、美丽乡村观光绿道与正在推进的生态长廊,正书写着藤桥河与红旗社区的崭新篇章。

  

  

  俯瞰藤桥河。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余洋 摄

  刻在骨子里的“母亲河”记忆

  清澈的河水盛满了红旗社区几代人的童年。

  “从保亭流下来的藤桥河,养育了一方百姓。”红旗社区大村队老队长胡仁潮说,小时候拿着家里的竹编鱼篓,相约着几个玩伴,就下河抓鱼摸虾了,玩累了在河里“泡个澡”再回家。

  彼时,三亚不少村落面临水源短缺的困境,红旗社区却因藤桥河的滋养而生机盎然。“那时候的鱼特别多,傍晚拿着渔网去河边,一会儿就能收获满满一网。”胡仁潮说,除了为村民提供鲜美的河鲜,藤桥河的河水还浇灌着两岸的农田,两岸还有村民种植的甘蔗、地瓜,在那个物质生活不算充裕的年代,藤桥河带给村民足以果腹的食物。

  对于村民们而言,藤桥河不仅是生活的依托,更承载着难以磨灭的情感。社区一位老队长黎永忠回忆,上世纪70年代,交通不便,村里的乡村教师带着几名学生往返于河两岸的学校。当时,河上没有像样的桥梁,只有一座简陋的漫水桥,遇到雨季河水上涨,桥面就会被淹没,通行十分危险。一次暴雨过后,桥上青苔湿滑,有老师和学生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但每当提起,村民们依然对那名乡村教师充满敬意,而那座漫水桥也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既惊险又遗憾的回忆。如今,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漫水桥早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坚固的水泥桥,村民们出行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而不远处的高铁高架桥,也让这个宁静的社区与外界紧密相连,讲述着交通变迁的故事。

  从“养人”到“富村”的蜕变

  如果说过去的藤桥河是“养人”的母亲河,那么如今的藤桥河则在岁月的流转中,为红旗社区带来了“富村”的新机遇。

  1950年南田农村成立,1969年改制为建设兵团,南田农村被编入解放军第三师第八团并奉命到三亚南田农村戍边垦荒,其中二营官兵奉命在藤桥东河边(现田湾队)驻地垦荒生产,一名姓董的军人把随身带来的薏米种子撒在藤桥东河开阔的河床边种植。

  红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麦贤墩介绍,经过岁月变迁,藤桥河自然改道形成了平坦肥沃的土地,这片土地种出来的薏米富硒含量高,颗粒饱满,口感好有嚼劲,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每年春节前夕,田湾薏米都供不应求。

  “这也是藤桥河留给田湾队的宝贵财富!现在田湾薏米已经是村里的王牌产业了,我们正在打造‘农旅融合’的连队样板。”麦贤墩说。

  在田湾村薏米种植基地不远处,一条长长的玻璃栈道沿着河岸蜿蜒伸展,站在栈道上,不仅可以欣赏到藤桥河的秀美风光,还能俯瞰整片薏米田的田园景致。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有不少游客专程来到这里,感受乡村的宁静与惬意。

  而在红旗社区的老人们心中,藤桥河畔还有一段格外有趣的记忆。2000年初,一部反映解放军南下的电视剧剧组来到社区拍摄,其中有一段解放军过河的戏份就选在了藤桥河畔。

  得知消息后,村民们都非常兴奋,纷纷报名当群演。“那时候觉得特别新鲜,穿上剧组提供的军装,拿着道具枪,跟着大部队一起过河,虽然只是跑龙套,但心里特别自豪。”黎永忠说,拍摄期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放下农活去当群演,那段时光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忘的回忆。

  生态修复守护这条“母亲河”

  随着城镇化进程,藤桥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前些年,小工厂在河道两岸的滩地或堤岸附近采砂,直接破坏了河岸的基础结构,两岸水田被侵蚀,近年来,守护母亲河成为了红旗社区村民们的共同心愿。

  “河岸也缺乏植被的有效固护,在河水的长期侵蚀下,边坡稳定性降低,时常出现坍塌现象。”红旗社区党支部书记谢明说,三亚市启动了藤桥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计划在河流两岸建立生态长廊,工程涉及红旗社区15个生产队,已完成前期规划,即将动工。

  谢明介绍,藤桥河养育了海棠儿女,保护好它是我们的责任。生态长廊建设不仅包括河道清淤、水质净化等工程,还将在河岸打造飞鸟园、蜻蜓沟等生态缓冲带,让藤桥河重新成为生态屏障。

  项目完成后,藤桥河将逐步恢复成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再现河道清水长流、沿岸绿树连绵、城乡山川相融的自然山水风貌。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藤桥河面上,波光粼粼。远处的高铁飞驰而过,村民在自家芒果园忙碌了一天,踏上回家的路。这条缓缓流淌的母亲河,见证了人与自然的珍贵记忆,也成为百姓心中柔软的乡愁。

  (海南日报三亚9月11日电)

Комментар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