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万只中国鲎和双齿围沙蚕入海

评论 · 22 浏览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记者任思言通讯员吴敏工作人员投放中国鲎和双齿围沙蚕。通讯员吴敏摄本报讯(记者任思言通讯员吴敏)碧海蓝天之间,一只只中国鲎苗、沙蚕幼体顺着滑道涌入罗源湾海域。近日,一场大规模增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682万只中国鲎和双齿围沙蚕入海

  罗源湾迎来生态修复新动能

  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吴敏

    

    工作人员投放中国鲎和双齿围沙蚕。通讯员 吴敏摄

    本报讯(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吴敏)碧海蓝天之间,一只只中国鲎苗、沙蚕幼体顺着滑道涌入罗源湾海域。近日,一场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在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附近海域展开,682万只中国鲎和双齿围沙蚕在这里安家,标志着该区域生态补偿修复行动进入实质性阶段。

    此次放流活动由华能(福建)海港有限公司联合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源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开展,是针对将军帽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用海的生态补偿举措。当天清晨,在碧里乡狮岐码头,专家技术团队对苗种开展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每一批苗种都经过多轮查验,必须达到健康、活跃、规格统一的标准才能放流。”现场技术人员说。

    随着验收完成,装载苗种的运输车分赴碧里乡牛澳海域和松山镇白水红树林海域。在阳光映照下,成千上万只中国鲎苗和双齿围沙蚕缓缓进入大海,为罗源湾注入新的生态活力。

    据悉,本次放流特别选取中国鲎、双齿围沙蚕两类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物种。它们既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又能有效促进底质环境改善,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罗源县农业农村局表示,此次放流将有助于恢复渔业资源种群,预计未来可带动渔民增收和渔业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全文共547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