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场!iPhone17推动eSIM全面落地

Komentari · 14 Pogledi

文: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又到了苹果发新机的时刻,然而近年来苹果的新机越来越没有特色,尤其是匮乏革命性的创新。 乔布斯去世前最后一件事,是收购了一家AI公司,叫Siri。可惜的是,苹果起了个大早赶了个

  文: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又到了苹果发新机的时刻,然而近年来苹果的新机越来越没有特色,尤其是匮乏革命性的创新。

 

  乔布斯去世前最后一件事,是收购了一家AI公司,叫Siri。可惜的是,苹果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今Siri距离各AI大模型的差距有点太大了。

 

  这也没有办法,像乔布斯那样的天才,50年可能都出不了一个。

 

  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iPhone 17 air,超薄到极致。

  

 

  Air的机身厚度仅5.6毫米,采用前后双面陶瓷护盾提升耐用性绝大多数手机都很难做到这么超薄,为什么Air可以做到?

 

  原因很简单,Air抛弃了实体SIM卡。这就给设计师留下了充裕的空间,也给大家留下了担心折弯的想象空间。

 

  没有SIM卡怎么打电话?

 

  用eSIM,也就是所谓的电子SIM卡。

 

  有些同学认为这是苹果的创新,然而星空君从床底下翻出来珍藏的小灵通。

 

  

 

  不用实体SIM卡并非多么先进的技术,很多年前就有类似的技术,之所以难以普及,无非就是运营商利益之争。

 

  甚至eSIM卡也不是新鲜东西,早在2018年中国联通就开放了该业务,当时主要用于智能手表和loT领域。

 

  

 

  2023年之后,eSIM业务陷入沉寂,各运营商基本不再提供该项服务。主要原因是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通过虚假身份信息批量注册eSIM号码,用于电信诈骗和垃圾短信群发。

 

  最近eSIM的安全性漏洞解决后,再次提上日程。

 

  苹果无非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推出了合适的产品。

 

  除了中国联通已经支持eSIM外,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都向工信部递交了eSIM手机业务申请,预计近期就能获批。

 

  在A股上市公司中,生产eSIM国密芯片的,是紫光国微。

  01

  紫光国微半年报

        

  eSIM最适合的应用场景其实不是手机,而是广阔的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IoT(物联网)等领域。

 

  紫光国微称,公司的eSIM解决方案覆盖全球400+运营商,成功导入多家知名设备商,目前已开始批量发货,公司eSIM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物联网终端等领域。

 

  

  数据来源:iFind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47亿元,同比增长6.07%;扣非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4.39%;归母净利润6.92亿元,同比下降6.18%,净利润下滑主因是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约73%(2024年同期约1.12亿元,2025年同期约0.39亿元)。

 

  从板块来看,公司三大板块表现各不相同。

 

  1、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实现营收14.69亿元,同比增长18.09%,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增长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新产品研制规划、研发效率提升及市场拓展,模拟芯片(射频时钟、交换机芯片等)占比40%-50%,增长速度约18%-20%。二是货架产品超800款,覆盖AI视觉感知、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与接口、模拟器件、ASIC/SoPC等多个专业领域;宇航用FPGA、回读刷新芯片、存储器等多系列产品获核心用户批量应用。三是自建封装线顺利投产,测试能力和产线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供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产品交付周期缩短。

 

  2、包括eSIM在内智能安全芯片业务表现不佳,实现营收13.95亿元,同比下降5.85%,占总营收45.78%。

 

  主要原因是SIM卡芯片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承压,导致收入下滑。不过,公司的eSIM产品导入多家头部手机厂商并批量发货;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在多家头部Tier1和主机厂量产落地,年出货量达数百万颗。

 

  3、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35.78%,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车规级产品通过AEC-Q200/100认证,年出货量达千万颗;消费电子市场改善及网络通信、智能汽车等领域需求上升。

  02

  四大增长点

        

  在网友们鼓吹星舰、星链的时候,中国的商业航天和商业卫星通信稳步前进。

  紫光国微是幕后的供应商,其宇航级FPGA市占率超60% ,随着"GW星座"等商业卫星项目推进(GW星座又名国网星座,是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的互联网近地轨道卫星计划,其中包含两个子星座:GW-A59和GW-A2星座,形成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卫星星座,未来将推出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模式。计划部署1.3万颗卫星,单星需配置10-15颗航天级芯片),公司将会出现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新业务板块。

 

  

 

  汽车电子领域,公司的THA6系列芯片已进入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供应链,据测算,国产替代空间约10亿美元,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车规芯片需求将持续增长。

 

  特种集成电路领域,边缘端AI应用、5G毫米波通信等新场景拓展,以及军工订单回暖("十四五"收官年驱动补偿性采购),公司这方面的业绩正在出现新的变化。

 

  eSIM产品全球商用、金融IC卡国产化(E450R芯片试点首发)会大幅推动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公司的物联网安全芯片三年计划出货5000万颗,前景比较乐观。

 

  星空君看着公司的新业务规划有些流口水,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业务是有巨大的门槛的,公司护城河比较深,但是也不是那么的一条坦途。

  03

  自主可控风险

       

  让星空君大跌眼镜的是,公司并未完全实现自主可控。

 

  FPGA代工主要依赖台积电(14nm以下制程),IP核70%来自海外,EDA工具链仍需Synopsys等授权,存在断供风险。

 

  在技术方面,公司的14nm FPGA落后国际5nm技术2年以上,和英飞凌等巨头相比,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同时,公司存在着过度依赖大客户的情况,前五大客户占比42% ,特种芯片业务市场化率低,客户单一且议价能力弱,订单波动直接影响业绩 。

 

  另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366.7天,坏账风险较大。

-END-
Koment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