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学校冠名卫星上天,学生心愿太空飞,教育咋变这么酷?

הערות · 7 צפיות

2025年9月9日凌晨,山东日照的海面上,火箭的轰鸣声划破夜空。吉利星座第五轨的11颗卫星,带着满满的期待,顺利飞向太空。这次发射,最吸引眼球的是一颗名叫“华外同文号”的卫星。它不是来自什么大牌航天公司,

  2025年9月9日凌晨,山东日照的海面上,火箭的轰鸣声划破夜空。吉利星座第五轨的11颗卫星,带着满满的期待,顺利飞向太空。这次发射,最吸引眼球的是一颗名叫“华外同文号”的卫星。它不是来自什么大牌航天公司,而是由广州一所民办中小学——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冠名。这事儿听起来就挺新鲜,学校还能跟卫星扯上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颗“华外同文号”可不是随便起的名字。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原本叫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扎根广州的民办学校。这次他们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搞了个大动作。时空道宇可不简单,是中国第一家能整轨部署卫星的商业航天公司,技术硬得很,跟国际大厂铱星都能掰掰手腕。两家联手,把航天科技和学校教育连在了一起,简直是脑洞大开。

  

  合作的目的很明确,不是为了商业炒作,而是想让学生们离航天更近一点。学校和时空道宇联手,打造了一个“活教材”。他们希望通过这颗卫星,让孩子们不只在课本里学航天,而是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宇宙的魅力。这不只是冠名一颗卫星,而是要让学生们参与到航天科技的方方面面,点燃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早在火箭发射前,学校就搞了个“星愿计划”。他们向全校师生、家长还有校友征集心愿。大家写下自己的梦想和祝福,这些文字被转化成数据,跟着“华外同文号”一起飞上太空。想象一下,自己的心愿在太空中飘着,是不是挺酷?学生们不仅能写心愿,还能通过这个计划了解卫星是怎么设计、发射和运行的。这种参与感,课本可给不了。

  

  发射当天,学校组织了一支特别的观礼团。校长秦金华亲自带队,带着学生、老师、家长和校友代表,跑到山东日照的发射现场去看火箭升空。站在海边,看着火箭喷着火焰冲向天空,学生们都激动坏了。一个学生忍不住说:“以前觉得航天离我好远,今天亲眼看到火箭飞起来,感觉宇宙就在我眼前!”这种震撼,可不是课堂上能学来的。

  

  “华外同文号”上天可不是故事的全部。学校有更大的计划。他们想以这颗卫星为核心,打造一个完整的科创教育链条。学生们不仅能参与心愿征集,还能学习卫星的测控数据,甚至有机会去时空道宇的科研基地实地探访。学校还准备开发专门的航天课程,让孩子们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了解航天科技。这种教育方式,真正把课堂搬到了宇宙。

  

  校长秦金华说得好:“当孩子们知道天上有一颗以自己学校命名的卫星,他们的眼界会完全不一样。”这颗卫星不只是个名字,它让学生们对物理、数学甚至未来的科技充满了好奇。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们探索未知的勇气和面向未来的大格局。这样的教育,谁看了不觉得带劲?

  

  事情到这儿,还没画上句号。华外同文和时空道宇的合作,只是开了个头。未来,他们还会怎么把航天和教育玩出新花样?学生们又会从中学到啥?这些问题,留给我们一起期待。你觉得,学校和科技企业还能碰撞出啥火花?

הער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