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从狂热追捧到理性深耕,技术融合下前景几何?​

Comentarios · 4 Puntos de vista

曾经,元宇宙、NFT、虚拟数字人等概念引发科技与资本领域的高度关注,成为行业追逐的焦点。如今,几年过去,这些曾备受瞩目的新技术新概念发展如何?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深入探寻这些概念的当下状态与发展轨迹

  曾经,元宇宙、NFT、虚拟数字人等概念引发科技与资本领域的高度关注,成为行业追逐的焦点。如今,几年过去,这些曾备受瞩目的新技术新概念发展如何?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深入探寻这些概念的当下状态与发展轨迹。

  

  2021年,元宇宙被视为互联网演进的新方向,承载着人们对数字技术未来的无限期待,迅速成为资本竞相投入的热门领域。这一年,元宇宙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被业内称为“元宇宙元年”。速途元宇宙研究院数据显示,高达99.9%的“元宇宙”商标注册申请集中在2021年之后,仅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元宇宙商标申请数量就多达9965个。2021年全年,主营业务包含“元宇宙”的企业相关投融资事件达45起。

  然而,好景不长,短短几年,元宇宙概念热度逐渐消退。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虚拟现实(VR)头显出货量同比下降12%,且已连续3年下滑。曾经备受追捧的元宇宙,为何会遭遇如此困境?

  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陈凤仙指出,当前元宇宙落地面临多重难题。技术层面,硬件设备进展缓慢,操作流程复杂,存在使用体验差、难以长时间佩戴等问题;系统层面,受算力不足与网络延迟限制,难以实现真正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商业化方面,用户端应用以游戏、社交为主,内容同质化严重,导致用户黏性与付费意愿较低。资本的短期逐利性也促使企业战略重心转移。元宇宙建设通常需要5年至10年时间,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在AI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资本更倾向于商业化路径更清晰的AI赛道。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徐浩然认为,元宇宙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监管、安全、伦理和法律等多方面挑战。一方面,元宇宙需要持续收集海量用户信息和数据,容易引发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的担忧;另一方面,适配数字经济的监管和法律框架存在滞后性。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并不意味着元宇宙技术和产业就此停滞。

  在元宇宙整体热度趋于理性的同时,工业元宇宙却日益成熟,为工业生产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工业元宇宙通过应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将传统工业制造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工业生态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全面采集、处理和分析,工业元宇宙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助力工业生产实现智能化转型。

  2023年,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发展虚实融合互促的工业元宇宙,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在政策支持和发展前景的双重驱动下,工业元宇宙在多个场景加速落地。例如,在钢铁冶炼、汽车制造等领域,部分企业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工厂,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实时感知和远程监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安全风险。

  陈凤仙表示,工业元宇宙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应用,将从系统层面深度赋能制造业发展。在研发环节,通过高保真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实现产品设计、测试和工艺验证的全面数字化,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试错成本;在生产环节,基于实时数据驱动的虚拟工厂,可实现生产全程可视化调度、设备预测性维护和资源动态优化,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柔性制造能力;在服务环节,依托沉浸式的远程协作与AR实时操作指导,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售后响应速度与服务质量。

  徐浩然认为,目前工业元宇宙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关键技术突破、成本控制和标准统一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但其理念正通过技术实践和行业应用逐步落地,并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与产业投入,是一个正在积极构建且逐步走向现实的未来愿景。

  尽管元宇宙距离技术成熟和广泛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但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元宇宙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徐浩然表示,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场景落地都不是线性过程,元宇宙的发展需要经历泡沫挤出、价值回归、技术积累和场景开发的耐心过程。

  陈凤仙认为,元宇宙的“退潮”是一种理性回归,其未来发展蕴含巨大潜力。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元宇宙正脱离概念炒作,转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价值回归阶段。

  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元宇宙产业加速落地赋能进程,AI大模型接入等与其他技术的融合成果显著,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从产业链发展情况看,元宇宙软硬件产品层、应用场景层企业发展态势较好,带动效率提升较为明显。从区域发展情况看,华北、华东地区出台支持政策,带动当地元宇宙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重庆等西南地区元宇宙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发展势头较好。预计2027年我国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到1676.7亿元。

  徐浩然认为,元宇宙产业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牵引下进入了系统化推进阶段。工业元宇宙凭借明确的应用需求和强大的付费能力,已成为当前元宇宙技术落地的首要场景。元宇宙在消费端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正步入多样化探索阶段。在文旅领域,一些地方运用元宇宙技术在重要景点建设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数字文化和旅游体验设施,让游客以沉浸式、互动式的方式游览景点风光,感知历史文化。在公共服务领域,有地方运用元宇宙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覆盖全场景、贯穿全流程的“政务元宇宙服务大厅”,提升政务服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徐浩然说,元宇宙技术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力量。在相关垂直场景的深耕细作,不仅丰富了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也进一步推动了元宇宙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