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코멘트 · 14 견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在这个以女性为主的幼师群体里,男幼师则是宝藏一样的存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在这个以女性为主的幼师群体里,男幼师则是宝藏一样的存在,他们阳刚又不乏细腻,在规则下尝试“冒险”,将勇气化作一次次挑战,既能蹲下来与孩子们以心换心,又能跑起来与孩子们一起拥抱快乐,成为家长和孩子们都喜欢的教师类型,也成为幼儿园里不可或缺的力量。教师节前夕,我们走进太原市育才幼儿园,见到了这样一位男幼师。

    坚定选择幼师职业

    阳光帅气,是32岁的杨龙给人的第一印象。2021年,通过统一招考,硕士毕业的杨龙顺利进入育才幼儿园,正式成为一名幼师。

    “小朋友可爱、纯真,我一直都很喜欢小朋友。”天生就有“小孩缘”,性格也有点像小孩儿的杨龙,在选择幼师这个职业时没有丝毫顾虑。然而,真正到了岗位上才发现,幼儿园的工作远比想象中琐碎,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人突然开始想妈妈要掉眼泪,有人来不及上厕所尿在裤子上,有人吃饭时撒了汤,有人“告状”好朋友打人……小班的孩子只有3岁,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陪伴与照顾,当这些事情发生在同一时间,每个小朋友都需要得到安抚时,手忙脚乱会是每一位新手幼师的必经之路,杨龙也不例外。

    现实与理想在碰撞,杨龙不是没有苦恼过。“刚到幼儿园时,发现自己被琐事困住,一段时间里,确实有一点抵触与困惑。”

    然而,认知的转变,悄悄发生在他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里。比如,在陪伴孩子们吃饭时,杨龙就会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是一个人的餐桌,是需要他精心呵护的几十个人。他要关注他们吃得饱不饱、为什么挑食、是否能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幼儿园教师,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引路人,对于儿童良好生活态度、学习习惯、行为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他笃定了当初的选择。

    孩子们最爱“杨老爸”

    刚刚送走一届带了三年的毕业班,杨龙内心百感交集。与孩子们相处的片段,记忆犹新。

    从开始上幼儿园时常常因为想妈妈掉眼泪,到大班时要求自己必须第一个来幼儿园;从不会自己吃饭,到不仅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还能帮助老师为小朋友们分发餐具;从躲到角落不发言,到和老师站在一起大声唱歌……3到6岁的三年里,杨龙带着孩子们走上了启蒙之路。

    “杨老师,杨老爸,嘻嘻嘻。”一天,班上一个男孩看到杨龙正在收拾餐具,自言自语道。这引起了周围孩子们的共鸣,“杨老爸”便这样叫开了,孩子们觉得杨龙像爸爸一样,可以和他们“疯玩”,安全感爆棚。

    三年里,可爱的孩子们经常会出其不意地送杨龙一颗糖、一张自己画的画,或者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每一个瞬间都让他感动。

    三年里,孩子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自理能力大大增强,语言表达飞速发展,他们拥有了健康的体魄,以及乘着翅膀的想象,为之后的生活和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看到灵动的生命在绽放,杨龙更加热爱这份职业。

    “和孩子相处,身体虽累,精神却很放松,他们总能带来温暖与快乐。”杨龙说。在专业提升上,他坚持记录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参与教研、培训,在实践中不断精进保教保育业务能力。

    给孩子不一样的勇气

    女幼师会更关注活动中的安全细节,杨龙则爱扎进孩子堆,和孩子们一起享受。

    他会用轮胎做堡垒,带着孩子们玩“投掷炸弹”游戏;他和孩子们踢球,最后和孩子们一样满头大汗;他还是幼儿园轮滑社团的教练,带着大班的孩子们感受运动的魅力。“男教师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勇气。”在他看来,男幼师不只是“安全员”或“体力担当”,更是提供多元视角的存在,能给予孩子们更丰富的陪伴。

    教育需要多元力量,就像孩子需要不同的榜样。

    不断探索男幼师的独特价值,也是杨龙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也希望家校社能共同打破“幼儿教师是女性赛道”的偏见,有更多的男教师进入幼教领域,逐光前行。

    记 者 张晓丽

    见习记者 张瑜 太原晚报

  【来源:太原日报】

코멘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