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岩型铌稀土矿成因新认识

코멘트 · 6 견해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铌是一种对于生产高强度钢和清洁能源技术至关重要的金属,澳大利亚中部深埋地下的罕见岩石揭示了铌稀土矿床成因。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成果发现,这种矿床形成于一个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铌是一种对于生产高强度钢和清洁能源技术至关重要的金属,澳大利亚中部深埋地下的罕见岩石揭示了铌稀土矿床成因。

  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成果发现,这种矿床形成于一个古老超大陆裂解过程中,新发现的富铌碳酸岩侵入于8亿多年前。碳酸岩浆来自地球深部,沿着已有的断裂带侵入,这些断裂导致地壳板块破裂,最终导致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

  此项成果全文发表于《地质学杂志》(Geological Magazine),篇名为“澳大利亚中部艾雷隆地区碳酸岩多种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Multi-method geochronology and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carbonatites in the Aileron Province, central Australia)。

  论文第一作者马克西米利安·德罗尔纳(Maximilian Dröllner)认为,这项研究成果为了解富含稀有金属的岩浆如何到达地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解释了为什么这种特殊矿床如此具有研究价值。德罗尔纳同时供职于科廷大学地学前沿研究所(Frontier Institute for Geoscience Solutions)成矿系统演化研究室(Timescales of Mineral Systems Group,TMSG)以及哥廷根大学。

  “与该地区此前发现的任何岩石类型相比,这些碳酸岩有所不同,富含铌,而铌是一种战略性金属,可用于生产更轻更硬的金属,是飞机、管道和电动汽车,也是新一代电池和超导技术所需的重要材料”,德罗尔纳在一份声明中称。

  “利用多元素测年技术对岩芯样品分析后发现,这些碳酸岩形成于8.3亿年-8.2亿年前,即罗迪尼亚超大陆分裂前的陆地裂谷期”。

  “在这种地质构造环境下,碳酸岩浆沿着持续活动数亿年的断裂带上升,将富含金属的熔岩从地幔深处携至地壳。”

  该论文的共同作者克里斯·柯克兰德(Chris Kirkland)认为,这项研究表明,利用先进的地质年代学方法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揭示其复杂的演化历史。柯克兰德也是TMSG的成员。

  “碳酸岩是一种罕见的火成岩,已经发现它与铌和稀土元素等重要金属矿床密切相关。但由于碳酸岩的成岩过程极其复杂,因此研究人员一直难以确定其形成的时间和方式”,柯克兰德称。

  “通过分析同位素和采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我们能够重现这些岩石在过去5亿多年间所经历的各种地质事件”

  “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准确厘定碳酸岩的形成时间,并将最初的岩浆活动与之后岩石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区分开来”。

  科廷大学认为,此发现对于清洁能源技术意义重大。

코멘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