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终于也有人把价格打下来啦!
最近,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公开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公司将推出售价2元的高端天然矿泉水,让大家花更少的钱,就能喝上真正的好水。
而且他还提到,希望所有瓶装水能够统一标识,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买的是什么水,有什么不一样。
这消息一出,整个瓶装水市场都惊了。不少业内人士猜测:这会不会打破现有的价格体系,甚至引发新一轮的价格战?
不过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件好事。以后去超市购买瓶装水时,可以不用再为价格而发愁。
但说到这儿,问题也来了:同样是“水”,为啥有些可以卖的更贵?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超市里常见的瓶装水其实分好几种:纯净水、天然水和矿泉水。
它们的价格一般从1块到3块不等,有些“大佬级别”的甚至能卖到十几、二十几块一瓶。
比如崂山太清宫玉井水,15元一瓶,还有兰维乐(Oravida)天然矿泉水,价格接近27元。这显然不是给我们普通人解渴喝的。
说实话,我们平时喝3块以上的瓶装水,就已经算是“高端”水了。像3元的景田百岁山;4元的昆仑山矿泉水;以及5元的恒大冰泉,它们基本都属于瓶装水中的“贵族”。
矿泉水之所以卖的比纯净水、天然水都要贵,原因就在于水源和生产标准的不一样。
我们常见的1元纯净水,像娃哈哈、康师傅基本都是用自来水加工而成的,厂商经过一系列净化技术把细菌、病毒、有害物质进行剥离。这样处理过后的水,不仅可以直接饮用,而且加热后也不会产生水垢。
而天然水,比如农夫山泉、怡宝,它们的水源一般来自水井、水库、湖泊等,属于未经公共供水系统产生的水资源。
去除过程中会保留部分矿物质元素,有些人觉得喝起来口感会比纯净水甘甜些,价格一般在2元左右。
矿泉水的水源就更加稀缺了,它来自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开采的泉水,水里含有一些人体所需的钙、镁、硒等矿物质。
如果是通过钻井开采,区域选取必须是未被污染的,而且需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水源在开采过程中受到污染。
也正因为开采难、水源少,矿泉水自诞生以来就被外界贴上“高贵”的标签。
比如景田百岁山那句“水中贵族—百岁山”的广告语,直接就把它定位在高端市场。
除了水源地不同外,瓶装水的执行标准也有所差异。
纯净水、天然水执行的都是GB 19298-2014标准;而矿水泉则执行GB 8537-2018标准.
咱们买水时如果想搞懂它“贵在哪”,不妨多看两眼瓶身上的水源信息和产品标准号。
说到这儿,可能消费者不禁产生一个疑问:瓶装水价格有高有低,难道真是用了更高贵的水吗?
事实上,瓶装水的价格差异,和瓶中“水”的关联并不大。
拿农夫山泉来说,一瓶550毫升的瓶装水,其成本2毛1,出厂价5毛4。在各项成本中,水的价格只有0.0032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真正能决定瓶装水的价格,在于水源、建厂、工艺、营销等外部因素。
在矿泉水市场,水源地的稀缺性是主导品牌高端形象的核心卖点。
对于企业来说,谁能找到优质的水资源,意味着谁就能占据更多瓶装水的市场份额。
但矿泉水作为国家稀缺的水矿产资源,想要开采并不容易。
企业不仅需要向国家申请开采资格,通过各种水质指标检测,还要投入大笔资金。
据说申请采矿许可证可能就要花费3000-5000万元,如此高的门槛,让不少企业望而止步。
因此,水源地成为企业对外营销的“金字招牌”。
然而,企业就算拿到采矿许可证,也要在水源周边建立水资源生产基地,以及花重金引入生产设备,方便及时产出成品,运输到各大销售渠道。
恒大冰泉为了在长白山开采水源地,耗时3年勘探、打井,仅单井成本就花费了约2000万;而农夫山泉曾斥资4.77亿元在长白山建立了首个生产工地。
这些成本至少要占到终端价格的20%—30%,前端零售价不卖贵就很难回本、盈利。
除此之外,工艺设备、营销支出等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头。
在武汉农夫山泉的生产基地,1元水每小时可以灌装12万瓶;而3元的生产设备采用高端纳米过滤系统,能精准控制矿物质含量,每小时灌装仅4万瓶。
某德国进口设备商表示,高端线的更换频率是普通线的3倍,单套设备成本要高出500万元。
与此同时,农夫山泉每年的广告支出在12-15亿元之间,其他品牌的营销投入也可见一斑。
为了分摊建厂、设备以及营销等多项成本,这些开支都要体现在瓶装水的终端价格上。
原本看似普通的“水”,经过各种包装抬高了身价,甚至成为部分消费者高攀不起的“贵族水”。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出于对健康的追求,盲目陷入“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消费误区,加剧了瓶装水市场的乱象。
尽管矿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但并不意味着要靠喝水来获取。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人体每日获得的微量元素有80%来自食物,20%才由饮水摄入。
普通人一天的饮水量在2L左右,也就是常说的8杯水,如果想靠喝水补充矿物质,就需要摄入大量的水。
以钙离子为例,成年人每天推荐的钙摄入量为800mg~1200mg,假如食物摄入600mg的钙,那么还有200mg-600mg的缺口。
而矿泉水中钙含量大约有30mg~40mg/L,如果想通过喝水补钙,那么每天需要喝7L~15L的水,过量饮水容易造成水中毒。
因此,靠喝水补充矿物质一点也不符合科学,这也说明瓶装矿泉水对我们的健康帮助并不大。
既然如此,咱们普通人该如何选择瓶装水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日常喝水选择凉白开就好了,出门前提前备好水杯就能解决选水的困扰。
如果在外实在想喝水,1元钱的纯净水就能迅速解决,2元的天然水口感更佳。当然,你想体验更丰富的矿物质风味,选择价格稍高的矿泉水也无可厚非。
归根结底,解渴和补水才是喝水的目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口味偏好甚至当下心情来选择,但不要掉入“贵就是好”的错误消费观里。
如今瓶装水市场卷入激烈的“价格战”厮杀,各品牌巨头的瓶装水价格都下探到1元,未来高端矿泉水价格可能会进入“2元时代”。
到时候不是消费者选择喝什么水,而是品牌该考虑以什么卖点才能持续吸引消费者。
因此,我们不必纠结瓶装水的价格差距在哪里,只需明白水的本质就是水,并不会因为多付了钱,就产生额外的营养价值。
来源:毒sir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