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梨树下听历史,科学实验炸翻全场,新生三天变身小学生

Kommentarer · 26 Visninger

一棵百年老梨树下,西安的孩子们迎来了新学期第一课。这不是普通的课堂,而是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里,学生们穿着整齐,戴着红领巾,围坐在梨树下,听历史故事,感受红色精神。这样的开学方式,瞬间点燃

  一棵百年老梨树下,西安的孩子们迎来了新学期第一课。这不是普通的课堂,而是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里,学生们穿着整齐,戴着红领巾,围坐在梨树下,听历史故事,感受红色精神。这样的开学方式,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

  

  课堂上,讲解员用简单的语言,把抗战历史讲得活灵活现。展柜里的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摆设,而是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孩子们瞪大眼睛,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接着,另一位“老师”郑闽江走上台。他拿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封旧书信,娓娓道来,讲述抗战中军民团结的感人故事。孩子们不只听故事,还在彩纸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勿忘历史”“强国有我”。这些话虽简单,却满载着少年们的爱国心。

  这堂课的目的很明确:让孩子们记住历史,珍惜和平。百年梨树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这样的课堂,比书本上的文字更能触动人心。

  

  换个场景,西安市浐灞第二小学里,科学实验的热闹场面让人眼前一亮。教室里,孩子们手持自制的空气炮,轻轻一推,烟雾圆环就“砰”地飞出去。现场“哇”声一片,孩子们既惊讶又兴奋,科学的神奇力量就在这一刻变得真实可感。

  这堂课围绕人工智能主题,根据年级不同,内容也各有特色。二年级的孩子用AI软件识别种子,老师带着他们观察种子形状,了解生命科学的奥秘。四年级课堂上,一位家长用AI技术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传统文化和科技碰撞出的火花让他们大开眼界。

  学校还鼓励科技社团的“小科学家”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自信地讲解,分享自己的创意。从空气炮到AI识别,这些实验不仅好玩,还让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大大增加。这样的开学第一课,点燃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热情。

  另一边,西安高新第八小学的新生们迎来了特别的“初探课堂”。开学前三天,学校特意为一年级小朋友安排了入学教育。校长和老师站在红毯两侧,笑着迎接每一位“萌宝”,让孩子们一进校门就感到温暖。

  

  第一课从安全开始:教孩子们上下楼梯靠右走,喝水不推挤。接着是规则教育:教他们坐姿要端正,物品要放整齐。老师还用儿歌和绘本,带着孩子们认识学校的“小蜜蜂”文化,学会团结和自律。

  为了让孩子们更快适应,老师设计了“击鼓传花”的自我介绍游戏,还有手拉手的转圈活动。这些活动让新生们从紧张到放松,慢慢融入新环境。每个孩子还得到一枚“小勋章”,小小的奖励让他们信心倍增。

  这三天的入学教育,像是为孩子们搭了一座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桥梁。学校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会规则,找到归属感。这样的用心安排,怎能不让家长和孩子们感动?

  西安的这些学校,用不同的方式打造开学第一课,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孩子们在开学第一天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力量。红色课堂让孩子们记住历史,科学实验激发好奇心,入学教育则帮助新生迈好第一步。

  

  你觉得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怎么样?如果是你,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哪一堂课?这些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东西,也让大人们思考: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答案就在这些充满创意的课堂里。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