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一战封神,却交出十年最差季报,特斯拉怎么了?

Kommentarer · 0 Visninger

就在埃隆·马斯克回归特斯拉的时候,特斯拉交出了十年来最惨烈的季度成绩单。具体来看,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特斯拉总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低于市场预期的226.4亿美元。这一下降幅度创造了

  就在埃隆·马斯克回归特斯拉的时候,特斯拉交出了十年来最惨烈的季度成绩单。

  具体来看,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特斯拉总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低于市场预期的226.4亿美元。这一下降幅度创造了特斯拉2012年以来的最大单季跌幅。

  造成这一巨大降幅的表因,在于特斯拉的汽车业务量价齐跌。

  

  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38.41万辆汽车,同比下降13.5%,而且是连续两季度的两位数下跌。其中Model3/Y车型交付37.37万辆,同比降12%;高端车型,如ModelS/X、电动皮卡Cybertruck,交付1.04万辆,同比下降52%,几近腰斩。

  体现在营收上,汽车业务营收166.61亿美元,同比降16%;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16%,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1.36亿美元。

  

  实际上,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盈利就已经暴跌了71%,创下近五年来的最差纪录。

  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市场竞争对手推出更多新款电动车,车型老旧的特斯拉在某些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但大家更关心的,是作为特斯拉绝对的公众形象代表,马斯克在从政之后引发的负面的品牌效应。

  

  特斯拉对马斯克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马斯克个人的远见和魅力,令这种“马斯克依赖症”既是特斯拉成功的秘诀,也成了随时可以影响它发展的掣肘。

  一旦马斯克不在,特斯拉还能不能稳住,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在马斯克的白宫百日游中,不仅让自己的财富减损1500亿美元,也将特斯拉的股价跌入泥潭,让特斯拉的品牌一落千丈。

  

  

  比如在美国民间,出现了有消费者大规模“打砸烧”特斯拉的事件;有媒体报道德国高达94%的消费者受访时明确表示拒买特斯拉。这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特斯拉的市场颓势。

  现在马斯克重新把精力放回到特斯拉后,能不能拯救岌岌可危的特斯拉呢?

  现实一侧,要解决销量下滑的问题,马斯克将希望寄托于平价车型和特供车型的推出。Model Y是特斯拉眼下最能卖的车型,那么索性就让Model Y继续套娃下去。

  

  此前多次被传出叫停的平价车型Model 2,现在最新的消息是将成为“廉价版Model Y”,将在今年四季度推出。廉价车型舍弃了过去特斯拉对于电车的一些定义:比如全景的玻璃天幕改为无天窗,前排中央扶手区改为贯通式结构等,目标直指下沉市场。

  面向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单一市场,推出更符合中国家庭市场需求的六座Model Y L,继续保持住Model Y车系的销量基盘。

  

  

  这个策略放在中国市场应该好使。作为行业标杆,Model Y的消费者心智摆在那里,无论是六座款的ModelY L还是廉价版Model Y,都符合目前中国市场价格战的趋势,特斯拉需要对外传达的解释成本很低。

  未来一侧,马斯克在加速推进Robotaxi与机器人革命。在二季度的电话会上,马斯克对销量下滑的事一笔带过,鼓励投资者关注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机器人方面的最新成就。

  

  但是,无论是Robotaxi还是Optimus机器人,都需要有足够的规模来支撑故事。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现在无论放在任何一个国家,本身都面临着监管的限制。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推进更加艰难,根据媒体报道,目前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产量仅有数百台,并且负责该项目的团队并不稳定。

  因此,这些项目在短期内很难转化成实在的收入,相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需要特斯拉顶着业绩下滑的压力继续对其进行大额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对于如何挽回特斯拉的品牌声誉,马斯克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

  

  而且马斯克始终还是特斯拉的一个不稳定因素。虽然马斯克现在表态会将重心重新放回特斯拉,甚至对外承诺五年内将继续担任特斯拉CEO,除非他死亡。

  但以他一贯的做事风格,谁也不知道他接下来又会做些什么,甚至随时有可能打脸。再说了,马斯克管理六家公司,能有多少精力放在特斯拉上?怎么确保他不会在某个时刻,又突然将兴趣放到火星移民、建立政党之类的事情,撒手而去?

  

  特斯拉今天的问题,说白了根源上还是太依赖马斯克。就连特斯拉的董事会都动了寻找接班人的心思,开始悄悄联系猎头公司。但能否实现平稳过渡,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不需要神,只需要一个全力以赴的CEO。”特斯拉董事会的私下谏言,揭示了这场保卫战的本质。马斯克回归的真正考验,在于他是否愿意对特斯拉真正负责,对当下痛点诚实面对,而非对未来过度许诺。(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