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叫可能不是饿,是疾病在作怪!医生:尤其这种情况会要命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7 Просмотры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加班开会时,领导正在口若悬河地讲话,而你的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发出一阵清脆又响亮的咕噜声,简直尴尬到让人分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加班开会时,领导正在口若悬河地讲话,而你的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发出一阵清脆又响亮的咕噜声,简直尴尬到让人分分钟用脚指头抠出三室一厅。

  很多人都以为,肚子咕噜叫,就是身体在告诉你饿了,需要吃饭了。

  但这一点未必百分百正确!肚子咕噜叫未必是饿了,也有可能是肠胃出现了问题,甚至有些情况下凶险万分!今天小康妹儿请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张颖慧医生,请她来给大家讲讲,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遭遇过肚子咕噜叫的情况。

  肚子咕噜叫就是饿了?

  先搞清楚是哪里在叫

  据张医生介绍,肚子咕噜叫,有两种情况,可能是肠鸣,也可能是胃鸣。

  肠鸣是肠道里的液体与气体不断“碰撞”后发出的声音,被称作肠鸣音。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肠鸣音一直都有,人体仰卧时,用听诊器在脐周听诊可以就听到肠鸣音。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内肠鸣音会出现4~5次,音调柔和,音响较均匀,且很少会被旁人听见。

  但是当人体因为吞气症、嚼口香糖、吸烟、进食过快、喝碳酸饮料、焦虑等原因吞入过多空气,又或是因为营养素吸收不良导致肠腔内产气增多、梗阻或气体清除障碍导致气体吸收减少,或气压变化导致肠腔内气体膨胀等情况时,肠鸣音就会加重。

  而胃鸣则是从胃部发出的声音。胃的排空时间大约是4-6小时,当胃快要排空时,胃液还是不断分泌,胃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蠕动力度不够,继而更用力地收缩,这种现象被称为“饥饿收缩”。

  但胃里物少气多,剧烈收缩就会把空气挤入肠道,产生“咕咕”的声音。同时,饥饿收缩的信号传递至大脑,出现饥饿的感觉。提醒我们该吃饭了。

  听到肠鸣音该怎么办?

  这些情况需重视

  大部分正常肠鸣不用担心。但还有以下这几种情况也会出现肠鸣音,并且伴有疼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不适症状,一旦发生,就要加以警惕了!

  1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患者因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就会导致饮用奶及奶制品无法消化吸收,未分解的乳糖就会被肠道菌群发酵,从而产生胀气。胃肠道产气过多,不能顺利排出,就可能出现肠鸣音。

  2

  急性肠胃炎

  当肠鸣音活跃,频率大于10次/分时,但音调不高,感觉肠子在不停地运动,有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发出的信号。

  3

  机械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

  当肠鸣音亢进,次数多,声音响亮高亢时,甚至出现叮当声或金属音,有可能是机械性肠梗阻。

  张医生特别强调,千万别小瞧肠梗阻!通俗来说,肠梗阻就是肠子被“堵住”了,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肠梗阻的主要症状包括腹部阵发性绞痛、食欲减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等。

  一旦发生肠梗阻,局部肠组织很容易出现缺血坏死的情况,一直处于缺血坏死状态的肠腔会释放毒素,被人体吸收后就会发生中毒性休克。

  坏死的肠组织很脆弱,容易发生肠穿孔,引发腹腔内壁感染,如腹膜炎等,严重者出现休克,而休克状态影响到多个脏器的话就会发生多脏器衰竭,甚至威胁到生命。

  做好这些事儿

  让你不再“牵肠挂肚”

  肠是我们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它承担着消化和吸收养分的重要作用。因此,保护肠道健康十分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肠道呢?张医生给我们提了几点:

  1

  吃饭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

  进食时细嚼慢咽,不要吃得太饱、太快,避免吞咽太多空气。平时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得太饱,忌暴饮暴食,不要吃夜宵,尽量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2

  膳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来说,应当避免摄入加剧肠胃气胀的食物,例如豆类、洋葱、芹菜、胡萝卜、葡萄干、香蕉、杏、西梅、小麦、大蒜、红薯以及高蛋白食物等。若忌口产气食物后仍有症状,我们建议采取低FODMAP饮食。

  其他膳食调整也有帮助,例如限制摄入碳酸饮料,如可乐、苏打水等。适量锻炼及保持直立姿势也可以缓解部分患者的腹胀。

  3

  饭后不要立即喝水

  饭后不要立即饮水、饮茶,以免稀释胃酸,降低消化能力。

  4

  肚子胀气时,积极排气

  如果肠内胀气,一定别憋着,通过嗳气、排气等方式进行处理。如果不排出这些气体的话,肚子不仅会咕噜叫,而且其中的硫化氢、氨类等有害物质可能会被重吸收,对人体造成危害。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Комментар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