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霸地图藏深情,19人冲清华北大,蹭饭约定暖人心

评论 · 0 意见

陆家河边,巢湖书院的教室里,两个班的学生围着一张中国地图,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手里拿着彩色图钉,红的、黄的、蓝的,把全国各地的坐标点一个个数出来,细细的线在地图上拉来拉去,像织了一张大网。这张地

  陆家河边,巢湖书院的教室里,两个班的学生围着一张中国地图,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手里拿着彩色图钉,红的、黄的、蓝的,把全国各地的坐标点一个个数出来,细细的线在地图上拉来拉去,像织了一张大网。这张地图可不是普通的地图,它有个特别的名字——“蹭饭图”,寄托了“巢一”少年们的约定:不管以后走多远,走到哪儿,都有老同学的饭桌等着你。

  

  今年高考,巢湖书院的两个班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三(19)班平均分644.04,三(20)班平均分643.19,稳稳地站在全省前列。更厉害的是,詹宇豪、耿天澜、缪志航、叶凡、胡铭俊五位同学,直接考上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詹宇豪还拿下了安徽省物理方向的第一名,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近六年来,书院已经有19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成了名副其实的“学霸工厂”。

  但对这些即将奔赴全国各地的少年来说,成绩单再好,也比不上那张“蹭饭图”的分量。地图上每一个图钉,都是他们给未来的承诺。比如,北京的未名湖边,清华的荷塘边,武大的珞珈山下,都有老同学的标记。以后不管谁路过这些地方,都能敲开同学的门,说一句:“嘿,我来蹭饭了!”这张图,就像他们青春的纪念册,记录了最珍贵的友情。

  做这张“蹭饭图”的时候,学生们笑得合不拢嘴。有人说:“我以后去北京找你,你可得请我吃烤鸭!”另一个马上回:“行,但你来我这儿,得请我吃碗热干面!”他们把图钉插在地图上,拉上线,嘴里还念叨着:“这线拉得不好看,重来!”一张图,画出了他们的心意,也画出了未来的期盼。

  

  巢湖书院不只是教他们读书考试的地方,更像一个温暖的家。在这里,他们学会了怎么做人,怎么珍惜身边的人。老师常说:“考得好是本事,但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什么都重要。”这张“蹭饭图”,就是这份情谊的见证。以后不管他们走到天南地北,只要看到地图上的标记,就能想起一起奋斗的日子,想起教室里的笑声。

  这张地图的意义,不只是“蹭饭”那么简单。它让每个学生知道,不管未来多辛苦,总有老同学在某个城市等着你。也许是北京的胡同里一碗热腾腾的炸酱面,也许是上海街头一顿小笼包。生活可能会很忙,但这份同学情谊,就像地图上的线,永远连着彼此的心。

  高考结束了,学生们收拾行囊,准备去往不同的城市。有人要去北京,有人要去上海,还有人要去武汉、广州。地图上的图钉越来越多,线也越来越密。他们约定好,不管以后做什么,成了多大的“人物”,都要记得这份情谊。詹宇豪笑着说:“我考了全省第一,但这张图比我的成绩单还珍贵。”

  

  巢湖书院的老师们看着这群孩子,心里也暖暖的。他们知道,这些学生不仅带着知识离开,还带着一份对未来的信心。学校不只是教他们解题,更教他们怎么在未来互相扶持。地图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家,一个可以随时回去的地方。

  这张“蹭饭图”还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青春。谁没在学生时代许下过天真的约定?谁没幻想过长大后和老朋友聚在一起吃顿饭?“巢一”少年们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人心底的回忆。网友们在网上讨论,说:“这地图太暖了!我也想给我当年的同学打个电话了。”

  未来,这些学生会成为医生、工程师、科学家,或者其他领域的栋梁。他们会忙着工作,忙着生活,但那张“蹭饭图”会一直提醒他们:别忘了老朋友,别忘了那份简单的快乐。不管走到哪儿,总有人在某个城市,留一盏灯,温一碗饭,等着你。

  

  “蹭饭图”不只是一张地图,更像一座桥,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学生们用图钉和线,画下了自己的青春,也画下了对彼此的承诺。多年以后,也许他们会拿着这张图,笑着回忆当年的约定,然后真的敲开老同学的门,说一句:“我来啦,饭准备好了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