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站上三尺讲台至今,内乡高中的刘玉豪老师已从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专业扎实、深受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一路走来,他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书写着温暖而有力量的教育故事。
身为高中数学教师,刘玉豪深刻认识到高中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他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注重逻辑推理与解题能力的培养——他善于拆解题型脉络,鼓励学生自主推演,设计“一题多解”等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与思维方法。
随着新高考更加注重情境应用和能力立意,刘玉豪积极应对变革,从两方面持续自我提升:一是深入教研,把握命题趋势。二是主动参与学校“青蓝工程”,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将经验转化为适合学情的实用方法,不断优化教学实践。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刘老师始终践行这句话。每次备课,他都会提前演练3-5倍于学生的题量,验算不同难度层级的试题,梳理同类题型的解题通法、易错点与变式方向,确保课堂能精准覆盖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让课堂讲解更加精准。他还会坚持听课反思,持续改进教学,努力让每一节课都高效、清晰,是我们备课组老师眼中的教学能手。”内乡高中教师张萍这样评价。
作为班主任,刘玉豪始终坚信“身教胜于言传”。他细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无论是课堂上眼神中的犹豫,还是课后片刻的沉默,都可能成为他走近学生的契机。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他尊重学生的表达,始终以成长为导向,寻求真正有益于学生的解决方式。
他倡导“用真心换真诚”,在班集体中强调“感恩与上进”的价值,他不唯分数,更关注长期发展,真正把“育人”放在首位。2025年高考,在他的陪伴与各科老师的协力下,他所带7201班共有3位学生被清华和北大录取,10余位学生圆梦C9高校。
“刘老师总是默默陪伴我们,从早读到晚自习。每周都会在我们的总结本上写鼓励的话。遇到困难时,他会陪我们在操场散步;进步时,他会给我们坚定的鼓励。他很少说教,却用实际行动成为我们班级的榜样。”学生杨皓宇说。
在刘玉豪的用心引领下,他所带的班级氛围融洽向上,学生既有良性竞争,也懂得互助与包容。学生逐渐学会了承担,明晰了方向。这份细致的守护,不仅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更是对每一个青春生命的真诚护航。
内乡高中教师刘玉豪表示:“在我看来,‘学生的品格比分数重要,心里的光比名次珍贵。’从教以来,我最大的体会是: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国育人’。我班有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变故,成绩起伏很大。通过一次次谈心,我慢慢了解到他的压力,尽力提供帮助、不断鼓励。最终他放下包袱,在高考中考出668分,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那一刻我特别欣慰。成绩固然重要,但守护孩子眼中的光、心中的信念,才是教师最该做的。”
从青涩走向成熟,刘玉豪老师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一名青年教师的担当。在内乡高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他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学子前行之路,也为更多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未来,他将继续秉持这份热爱,深耕讲台,守护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光亮与力量。
(内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照杰 贾新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