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峰科技“一体两翼”战略升级:竞逐低空蓝海插上低空科技的翅膀

评论 · 2 浏览

记者 蔡鼎 吉峰科技(300022.SZ)9月4日晚间发布多份公告,宣布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完成组建,并斥资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正式进军低空经济领域。对于这家深耕传统农机流通领域多年的上市公司而言,最新的系列举措

  记者 蔡鼎

  吉峰科技(300022.SZ)9月4日晚间发布多份公告,宣布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完成组建,并斥资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正式进军低空经济领域。对于这家深耕传统农机流通领域多年的上市公司而言,最新的系列举措的核心信号并非“颠覆”,而是基于其深厚产业根基的一次重大“升级”。

  对于外界关注的传统业务走向,刚被选为吉峰科技董事长的田刚强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他强调,农机业务是吉峰科技的根基所在,将致力于推动其向着规模化、高品质和纵深化方向迈进,但不再局限于农机业务,而是叠加以吉峰航空为平台,开展低空产业上下游的整合。这番表态清晰地勾勒出吉峰科技“夯实主业、拓展新局”的“一体两翼”新战略。

新帅就位,战略落子低空蓝海

  据公告,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6名,独立董事3名。在当日举行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来自控股股东单位联合飞机的田刚强全票当选为吉峰科技新任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田刚强目前除了担任联合飞机副总裁外,还任安徽省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联飞(海南)低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等职务,同时还是吉峰科技实控人田刚印的弟弟。此外,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中,既有来自联合飞机的核心管理层范欣林、孟月华等,也有在吉峰科技任职多年的总经理李勇和董秘杨元兴。这种融合了新股东战略视野与原有管理层行业经验的“新组合”,为公司战略的平稳过渡与高效协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新管理核心落定后,一项重大战略投资随之启动。公告显示,吉峰科技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在成都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四川)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由新任董事长田刚强担任法人。该公司将作为吉峰科技的“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旨在抢抓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快速发展公司低空新质业务。其经营范围将涵盖智能无人飞行器的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以及在农业植保、能源巡检、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服务。

  此举并非盲目追风,而是基于深刻的产业协同逻辑。吉峰科技的间接控股股东联合飞机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的研发服务能力,这为吉峰科技切入低空赛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而吉峰科技深耕农机领域多年积累的庞大渠道、服务网络及项目运营能力,恰好是无人机产品走向规模化应用所必需的“毛细血管”。二者的结合,旨在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为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一体两翼”新格局:存量与增量并行不悖

  展望未来,吉峰科技的发展将呈现出“做强存量”与“做优增量”并行不悖的双重图景。这一新格局正是对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内涵的丰富与升级。

  一方面,吉峰科技将继续深耕农机这一“存量”业务,巩固市场地位,优化产品与服务,利用智能化手段为传统业务赋能。高效、智能的农机装备市场需求依然广阔,这块业务基本盘将持续作为公司稳健发展的“压舱石”。更重要的是,农业现代化场景本身就是无人机应用的最佳试验田之一,传统业务能够为新业务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反馈。

  另一方面,则以吉峰航空为平台,全力发力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增量”业务。公司将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生态,从无人机整机销售,到提供精准植保、测绘等解决方案,再到配套的飞手培训、维修保养等,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这不仅是简单地增加一个业务板块,更是推动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旨在逐步形成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

  可以预见,通过“地面+空中”“产品+服务”的立体化布局,吉峰科技将极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一场董事会的换届与一次新公司的设立,标志着这家老牌农机企业正以沉稳有力的方式,依托其传统优势开启自己的“二次创业”。随着“一体两翼”战略的深化升级,一个更具活力和想象空间的吉峰科技,正乘风而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