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准备出暑!

Kommentarer · 1 Visninger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处”是终止之意 处暑即“出暑” 夏日的热烈与喧嚣缓缓退场 秋日的宁静与深邃逐渐登台 我国大部分地区 逐渐开始由热转凉 即将进入秋季 处暑有“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处”是终止之意

  处暑即“出暑”

  夏日的热烈与喧嚣缓缓退场

  秋日的宁静与深邃逐渐登台

  我国大部分地区

  逐渐开始由热转凉

  即将进入秋季

  处暑有“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这是中国人的

  天象智慧与美学印记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传承写照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吃鸭子

  有养生功效

  寓意阖家安康

  随着农作物逐步进入成熟期

  秋收就要开始了

  农人把粮仓修缮妥当

  准备迎接大丰收

  处暑

  乘着暑热的余温

  送来秋凉的静谧

  我们不妨从忙碌与浮躁中抽身

  找寻内心的平静安然

  在感受夏秋节气轮转中

  发现人与自然的巧妙联结

  处暑习俗

  吃鸭子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老鸭味甘性凉,做法多样,有白切鸭、柠檬鸭、烤鸭、荷叶鸭等。“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在不少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饮苦茶

  部分地区在处暑这天会喝茶,意为入秋了要吃点“苦”。

  开渔节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处暑美食

  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处暑”之后要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要避免寒凉的食物。而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

  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白丸子

  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煮成糖水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

  处暑农谚

  处暑石榴正开口,秋分菱角舞刀枪

  石榴乃是秋季的节令水果,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榴受少阳之气,而荣于四月,盛于五月,实于盛夏,熟于深秋。“因石榴酸能生津,故而具有生津液、止烦渴之用。因此秋季常出现咽喉干燥、烦渴不休、津液不足者可多食用。

  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处暑时节,新鲜的枣大量上市,此时是食用红枣的最佳时节。《本草汇言》曰:“此药得天地冲和之气,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骨、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宣之。如方龙潭治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四体懒重,肌肉羸瘦,此属心脾二脏元神亏损之证,必用大枣治之。”

  因而具有面色萎黄、心慌心悸、睡眠不安等症者都可多食用红枣,红枣是一味药食两用之品。红枣虽好,食用亦不可过量,1日3颗足矣。

  来源:东南网综合

  【来源:闽南网】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