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号称中国最大的沙漠,地下竟然藏着一个“海洋”!科学家说,这里的地下水储量堪比8条长江,听到这个消息,谁能不震惊?可这么大的水资源,为什么没人去挖出来用呢?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环境,简直是“干得让人抓狂”。一年降雨量不到100毫米,地表的水几乎瞬间就被蒸发得一滴不剩。白天太阳一晒,地面像个大烤盘,热得能煎鸡蛋;晚上冷得像冰箱,温差大得吓人。这种地方,地表存不住水,风沙还特别多,沙子满天飞,活像个“天然搅拌机”。
可就在这么恶劣的地方,科学家却发现了地下水。不是一小片,而是储量惊人,相当于8条长江的水量!这水是怎么来的?原来,沙漠周围被高山环绕,山顶的雪一化,顺着山沟流下来,慢慢渗到地底下,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库。这水藏得深,有的甚至在地下几百米。
几百年前,这片沙漠还不完全是沙漠。专家研究发现,大概在公元330年之前,这里可能是个大湖泊,甚至跟楼兰古城有点关系。湖泊干了,变成了沙漠,但水没完全消失,而是藏到了地底下。听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大自然有点“深藏不露”的意思?
这么多的水,咋就不挖出来用呢?当地人一听这消息,高兴得不行,心想是不是能把沙漠变成绿洲。可专家却说,这水没那么好拿。首先,这地下水分布得太散,有的深有的浅,挖起来像是在沙漠里找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强行开挖,搞不好地表会塌陷,把周围仅有的绿洲也毁了。
更麻烦的是,这水大部分是盐水。盐水你懂的,喝不了,也不能浇地,直接用等于白费功夫。要把盐水变成淡水,技术上行得通,但成本高得吓人。建个处理厂,运水、净化、储存,每一步都得花大钱,弄不好就是“赔本赚吆喝”。
再说,塔克拉玛干的蒸发量太恐怖了。就算把水挖出来,晒两天估计就没了一半。南水北调那样的工程,在这儿也行不通。南水北调是把水从一个地方调到另一个地方,可在这儿,水刚到地面,估计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专家算过账,挖水的钱和精力,远不如拿去种树、搞绿化来得实在。
说到绿化,这几年新疆没少下功夫。沙漠边上种了不少防风林,试图把沙子“摁”住。效果是有的,但沙漠太大,绿化就像在跟风沙赛跑,短时间难见大成效。可这地下水的发现,还是给了大家希望。至少证明,这片沙漠底下有“宝藏”,说不定未来技术进步了,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气候变化也给这片沙漠带来了新变化。拉尼娜现象让沙漠地区下了几场罕见的大雪,山顶的雪融得更快,地下水可能还在慢慢增多。但气候变暖也让蒸发更严重,地表还是干得不行。专家说,这地下水与其现在挖,不如先保护好。乱挖一通,可能会把好好的水源浪费掉。
保护资源,听起来有点空,但其实很实在。比如,少砍树、多植树,少排点废气,地球的生态才能慢慢好起来。塔克拉玛干的地下水,就像个“备用水库”,现在用不上,但留着总比毁了好。中国这几年在环保上花了大心思,沙漠治理、植树造林,都在一点点改变西北的模样。
这事儿还没完。地下水的发现,给了科学家新课题,也给了大家新期待。未来这水能不能用,怎么用,值得好好琢磨。你觉得呢?要是你在沙漠边上住,会不会也盼着这片“地下海洋”早点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