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少孩子日夜颠倒,你是否有同款烦恼?

Kommentarer · 29 Visningar

温州网讯 家有双胞胎的王女士最近开始刷有关亲子关系与沟通的小视频,起因是最近三个礼拜,开学即升初三的儿子把自己锁在房间内“大门不出”,几乎和父母零沟通。“课也不上,作业也不写,不知道在房间干什么

    温州网讯 家有双胞胎的王女士最近开始刷有关亲子关系与沟通的小视频,起因是最近三个礼拜,开学即升初三的儿子把自己锁在房间内“大门不出”,几乎和父母零沟通。“课也不上,作业也不写,不知道在房间干什么,ipad和手机都被我没收了。”王女士说,刚开始就是因为孩子玩电子产品到凌晨才给没收,结果就闹脾气到现在。“我们在家的时候他基本不出房门,上班后才在监控里看到人出来拿外卖、找零食,有一次他爸气急了不给带晚饭,孩子半夜11点多等大家都睡了,出来泡方便面吃。”王女士从暴怒到无奈。

    记者采访发现,暑假期间有类似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家中有日夜颠倒窝在房间打游戏的高中生,也有时常闹脾气不上托管班的小学生。对于双职工家长来说,不论哪一种情况都很让人崩溃。记者采访记录了“孩子暑期和爸妈怎么过”,并邀请相关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在线支招,希望给正在苦恼的家长们一些借鉴与思考。

    房间空调24小时在线 和爸妈“有时差”

    林女士的儿子高考后不久,和家长作息有了“时差”,每天不到中午12点不起床,晚上熬到凌晨2、3点才上床,除了吃饭基本不出房门,房间空调24小时在线。“有意思的是,他还养成了午睡的习惯,吃完中饭眯一会儿,晚上更精神地熬夜。”林女士很无奈。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左右,林女士终于忍不住,本着“学个一技之长”的目标,给儿子报了无人机“飞手证”课程和汽车驾照培训,“当然在报之前和孩子沟通过,他刚开始不大情愿,可上了几次无人机课程,动力就来了。”林女士说,这次给他报的是最高级别的“飞手证”,学习20多天就要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时间紧任务重。现在他白天上“飞手”课,晚上学开车,稍有空闲会约同学打篮球,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在林女士看来,暑假期间,高考后的放飞要有,后期的目标也要有,孩子才能“支棱”起来。

    这个假期开始前,家长余女士就和小学五年级的女儿订好了学习计划,大致是假期头尾时间出去放飞,中间5至6周时间上课加写作业。余女士还给女儿报了单位楼上的托管班,为了两个人都不迟到,孩子暑假起得比平时还早,“其实女儿有几次闹脾气,说不想去托管班,我也有点心软,结果两个人都迟到了。”余女士喜欢和孩子聊天总结,话题涉及近期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不足,接下来怎么安排等,“学习认真投入,要玩就好好玩,这是我们家的假期准则。”余女士说。

    二孩妈每天早上6点起 “孩子被逼着长大”

    陈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要升高三,小女儿小学四年级,给他们安排日常,用陈女士的话说就是“错峰排课,见缝插针”。每到假期连轴转是她的常态,“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哥哥做早点,送他上课,再叫妹妹起床吃早点,收拾好去托管班;中午有时间会回去给孩子烧饭,没时间就只能叫外卖;晚上给孩子带饭,吃完先送大的上课,再回来接小的去。有时候单位加班,就让他们到楼下饭摊解决,自己要到晚上8点多才能吃上饭。”

    陈女士说有一次特别心酸,那天她和老公都在忙工作,可女儿要参加朗诵考级,一句“你们真的都没空送我吗”让陈女士“破防”,“感觉孩子被逼着长大”。当天考试女儿只能自己去,陈女士在她胸前挂了个小牌子,写上考试时间、地点、注意事项,临出发前又反复提醒。“好在考点离家不远,过两个路口就到,可当妈的哪个会真的放心。”正说着,陈女士的大儿子又发来信息说“眼睛不舒服,想要瓶眼药水”,她二话不说,骑着电瓶车送去了。

    同为二孩妈的周女士有句口头禅“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为了周末可以有一家四口的时间,她把孩子上课、学习的行程都安排在平时,“虽然是暑假,但也要同步爸妈的时间,我们上班,孩子上课或托管,作息规律起来”。这个假期,周女士一家主打周末周边游,等俩孩子课程结束,还计划一起去云南旅游。

    专家建议 

    一起制订计划表 要给孩子“留白”时间

    针对王女士的情况,温州大学教育学博士陈为峰“以身说理”,他的孩子马上升初二,正值青春期,“之前也有段时间和爸妈零沟通,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不再用指责式的语言管教孩子,把孩子当作成年人来看待和尊重。”陈为峰提到,之前孩子有一只狗,但被邻居投诉就送走了,也因此和妈妈种下矛盾。后来陈为峰采取“迂回”策略,首先肯定孩子的想法有合理性,接着一起商量怎么说服妈妈养狗。后来和妈妈“拉锯”下,孩子开始意识到,也不能全按自己想法来,最后妥协改为养猫,妈妈最终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和支持,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

    陈为峰建议,如果孩子和父母的意见有冲突,父母一方可以先改变立场,改为支持孩子的选择,成为协调者的角色。比如妈妈承认自己管得严了,把手机给孩子玩两天,爸爸表示反对,再由妈妈从中协调,最终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着急,每一步都需要耐心。“青春期孩子还需要同伴。”陈为峰说,假期里,家长可以组织和孩子关系好的同伴一起学习、运动或者其他课外活动,总比天天窝在家里好。

    关于青春期孩子暑期在家,温州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林宣贤说,暑假疏于时间管理,孩子生理上较容易混乱,加之平时亲子关系不佳的家庭,在暑假密集相处中更易爆发矛盾。因此,他建议,父母首先梳理调整自己的情绪,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围绕这些需求,多倾听但不评判,然后一家人一起讨论制订暑假安排,但家长要明确底线。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崔岐恩同样提到,假期虽不同于学校严格的作息时间,但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制订相对宽松的暑期计划表,还可以利用假期带孩子参加夏令营、逛博物馆或者外出旅行长见识。“同时,家长也要每天给孩子一定的‘留白时间’,这个时间多少可以和孩子商量,在这段时间里,孩子自主安排,从而减少家长过度干预带来的对抗。”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暑假不少孩子日夜颠倒,你是否有同款烦恼?

    记者 金叶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来源:温州新闻网-社会】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