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守护免疫健康?赶紧控制日常盐分摄入!

评论 · 27 浏览

高盐饮食会损害免疫系统中的调节性T细胞,增加自身免疫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减少加工食品和腌制食品的摄入,可以有效维护免疫系统的稳定。

  近期,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知名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高盐饮食与免疫系统功能之间的直接关联,为我们理解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全新视角。此前,德国Max Delbrück分子医学中心曾指出,高盐会损害先天免疫细胞,而此次比利时团队的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对盐分危害的认知。

调节性T细胞(Tregs):免疫系统的“稳定器”

  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就像一位精准的“调控师”,负责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持免疫稳态。一旦Tregs功能失调,就可能引发像多发性硬化症这样的自身免疫疾病。有研究显示,自身免疫患者Tregs的线粒体功能存在异常,但具体诱因一直不明。 比利时团队的研究有了新发现,高盐饮食会提高细胞内钠离子浓度,进而干扰线粒体电子运输链,导致能量代谢紊乱。这一过程会使Tregs的促炎信号增强,关键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下降。在实验中,短期高盐饮食(每日摄入相当于人类10 - 15克盐)仅需数天,就能显著降低Tregs的免疫调节能力,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数周。这表明,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可能会长期影响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高盐饮食:免疫系统的“隐形杀手”

  研究详细揭示了盐分损害Tregs的分子级联反应。高盐环境会提高细胞外钠浓度,抑制线粒体内的钠/钙交换蛋白,从而阻碍线粒体呼吸这一能量代谢的关键环节。这不仅会减少细胞的能量供应,还会触发基因表达的改变,让Tregs失去抑制炎症的能力。 例如,FOXP3作为Tregs的标志性蛋白,其下调会削弱Tregs调控其他免疫细胞的能力,可能引发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攻击。更可怕的是,高盐对Tregs的损伤具有“记忆性”,即使短期高盐暴露后恢复低盐饮食,部分代谢异常仍可能持续,增加长期患病风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盐饮食会与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上升有关,为多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线索。

调整饮食:守护免疫健康的“良方”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但全球约70%的人口都超标。研究建议公众关注日常盐分摄入,尤其要避免短期大量摄入高盐食品。 研究团队提出,通过饮食调整可以部分逆转Tregs的损伤。比如,减少加工食品、腌制食品的摄入,增加富含钙和镁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可能有助于维持线粒体功能。此外,补充线粒体保护剂(如辅酶Q10)或通过运动增强能量代谢,也可作为辅助手段。不过,这些方法还需要更多临床验证,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仍是控制盐分摄入。研究者呼吁食品行业改进加工工艺,并建议高风险人群(如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定期监测免疫指标。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高盐饮食对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直接危害,为预防慢性疾病提供了行为干预方向。虽然相关机制还需进一步验证,但已明确显示出饮食与免疫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未来,针对Tregs代谢调控的药物开发可能为心血管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开辟新路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高盐饮食的隐形风险,及时调整饮食习惯,是维护免疫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新闻/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