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指挥大师迪图瓦执棒 贝尔格歌剧《沃采克》中国首演

Comentarios · 68 Puntos de vista

没有慰藉性的旋律,没有英雄式的咏叹调,唯有阿尔班·贝尔格的无调性音乐所勾勒出的令人窒息的绝望与人性挣扎。10月18日晚,作为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重头戏,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在保利剧院的舞台上

  没有慰藉性的旋律,没有英雄式的咏叹调,唯有阿尔班·贝尔格的无调性音乐所勾勒出的令人窒息的绝望与人性挣扎。10月18日晚,作为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重头戏,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在保利剧院的舞台上震撼上演。这部被誉为“划时代的歌剧杰作”由比利时弗兰德斯歌剧及芭蕾舞剧院携手上海交响乐团共同呈现,89岁传奇指挥家夏尔·迪图瓦亲自执棒,世界顶级阵容的歌唱家们倾情奉献了这部歌剧在中国的舞台首演。

  

  

  迪图瓦

  百年杰作登陆中国

  在众多歌剧爱好者心中,现代歌剧有两大巅峰:一部是《璐璐》,另一部便是《沃采克》。而这两部作品的中国首演,均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完成的。从2002年《璐璐》的震撼上演,到2023年《沃采克》的如约而至,北京国际音乐节用二十余年的时间,践行着其将最具艺术价值的国际精品带给中国观众的一贯理念。

  《沃采克》的地位无可替代。它是历史上第一部无调性表现主义歌剧,也是整个歌剧史中最尖锐、最激进的作品之一。贝尔格基于毕希纳的惊世剧作残本《沃伊采克》,将目光聚焦于底层小人物的悲剧故事。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在采访中表示,“《沃采克》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部当代歌剧,也是我们多年来最想做的一部当代歌剧。这部戏无论是文学性还是音乐的革命性,都是史无前例的。”

  此次演出恰逢《沃采克》首演百年暨作曲家贝尔格诞辰140周年,更具致敬意味。上演的制作版本也来头不小,由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表演艺术机构之一比利时弗兰德斯歌剧及芭蕾舞剧院带来,此版本是该剧院于今年6月首演的,入围2025年国际歌剧大奖“最佳新制作”提名。虽规模精简,却有着强大的表现力。

  

  

  沃采克的饰演者罗宾·亚当斯

  大师与团队的匠心铸造

  此次演出汇聚了世界顶级的艺术家阵容。最受瞩目的当属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尽管已89岁高龄,他依旧精神矍铄地站在乐池中,精准驾驭着贝尔格复杂而充满情感的乐谱。邹爽介绍,迪图瓦大师上一次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指挥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之后就表示了指挥《沃采克》的强烈意愿,此番可谓是“如约而至”。作为已是第39次到访中国的“乐坛常青树”,迪图瓦在演出前一天的发布会上,从北京国际音乐节艺委会主席余隆手中接过了“年度艺术家”奖杯,以表彰其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对音乐节的卓越贡献。

  

  

  迪图瓦对这部作品怀有极高的敬意,他称贝尔格花了7年的时间去创作《沃采克》,这部歌剧可以称得上是“音乐作品中的完美之作”,其重要性堪比巴赫的赋格曲。他特别指出,这部三幕大戏,每一幕有五场,加起来一共十五场,“歌剧长达90分钟,中间没有间歇,音乐一气呵成,对乐队和演员都是极大的考验。”

  舞台上,导演约翰·西蒙斯打造了一个纯白色的极简空间。这并非单调,而是为了极致地服务于灯光与影像的调度,以流动的光影构建变幻的梦境。“这是我第四次导演《沃采克》,前三次是话剧版,而这次是首次导演歌剧版《沃采克》。”西蒙斯介绍说,这部歌剧的每一幕结尾处都会有儿童演员出现在舞台上,“儿童的主题对于整部剧的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有着深刻的寓意。”

  

  

  玛丽的饰演者玛格达莱娜·安娜·霍夫曼

  角色的演绎同样充满挑战。饰演沃采克的男中音罗宾·亚当斯坦言这是一个“很吃力”的角色,“因为他永远是在一种很紧张的状态当中,演唱方式介于说与唱之间,有时甚至需要呐喊,所以很难演。” 女高音玛格达莱娜·安娜·霍夫曼则完美驾驭了玛丽这个角色巨大的音域跨度,她强调玛丽并非被动受害者,“她是一个性格很强烈的女性。她很强大,知道自己要争取什么。”

  

  

  首演图/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音乐与戏剧的无缝融合

  当晚演出的最大亮点在于夏尔·迪图瓦与上海交响乐团所奉献的音乐演绎。在迪图瓦的指挥下,上海交响乐团展现出极其细腻多变的声音和精湛的技术,将贝尔格原作中汹涌的情感与独特的音乐质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音乐充满了紧张的戏剧张力,时而诡谲,时而暴烈,精准地烘托出剧中人物的焦虑、恐惧与绝望。

  在迪图瓦的统领与弗兰德斯歌剧及芭蕾舞剧院的精彩演绎下,这个充满张力的悲剧故事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寓言,而成为了可感同身受的情感冲击。音乐与简约舞台上的光影无缝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戏剧合力,紧紧攫住每一位观众的心神。贝尔格那“没有慰藉”的音乐语言,恰恰以其最坦诚、最尖锐的方式,触及了人性最深处的挣扎,完成了一场充满艺术革新的、直抵人心的交流。

  

  

  首演图/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这场演出标志着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国内现代歌剧演出的历程中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北京国际音乐节不胜荣幸,邀请了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汇聚在这个舞台来呈现这部杰作。不仅让中国观众得以零距离感受这部百年杰作历久弥新的强大力量,也再次证明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艺术选择上的前瞻性与胆识。北京国际音乐节一贯的引领歌剧舞台的传统,也会一直继续下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胡克青

Comentarios
会员免费服务:时刻音乐 时刻云盘 时刻工具箱 时刻标签 GitHub加速 时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