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突破!珠海学子获全国物理竞赛复赛一等奖

评论 · 27 浏览

日前,第42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广东省赛区)公布成绩:珠海派出的13名选手全部获奖,其中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的刘同学荣获省一等奖,实现珠海市近年来在该赛事中省一等奖“零的突破

  日前,第42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广东省赛区)公布成绩:珠海派出的13名选手全部获奖,其中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的刘同学荣获省一等奖,实现珠海市近年来在该赛事中省一等奖“零的突破”。

  2024年,珠海市教育局启动“香山强基计划”,通过政策引领、基地建设、资源整合和机制保障四位一体的路径,系统构建五大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在3所学校建立五大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其中,物理培养基地设在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成为全市推进物理学科竞赛的核心平台。物理基地拥有专用教室、实验室和研讨空间,构建起教学、实验与竞赛统筹的综合平台。基地实施“金牌教练+贯通培养”体系,整合各类优质师资,组建了21人的高水平教练团队,其中包括博士2人、硕士6人,并引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国际物理奥赛金牌教练周志东等。教练团队通过定期现场教学和远程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训。

  

  物理培养基地设在华中师大珠海附中。 受访者 供图

  省一等奖获得者刘同学正是这一培养体系的受益者。高一入学后他在教练赵威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每日坚持物理自学,并在2024年珠海市高中生力学竞赛中以145分的成绩夺得第一名;高二、高三阶段,他连续两年预赛全市第一。

  培养体系注重早发现、早培养。物理培养基地开设初中物理“创新班”,面向全市遴选有潜质的学生,通过科学素养联赛和初高衔接班,实现贯通培养。截至目前,初中班已开展两期,累计培养学员70余名。

  珠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大学科基地将持续深化培养体系,扩大覆盖学段,优化资源整合,以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珠海教育注入创新动能。

  南方+记者 冉小平

  【作者】 冉小平

珠海教育头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