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太空造梦者”颜翔:七年跨界逐梦,让航天科普点亮孩子星辰梦

Comentarios · 1 Puntos de vista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位于湘江畔的湘江太空城成为亲子家庭热门打卡地。这座以“太空探索+科幻场景”为主题的科普基地,日均接待近200组家庭,展区内随处可见身着白色实验服的孩子穿梭于星际装置之间,家长们则举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位于湘江畔的湘江太空城成为亲子家庭热门打卡地。这座以“太空探索+科幻场景”为主题的科普基地,日均接待近200组家庭,展区内随处可见身着白色实验服的孩子穿梭于星际装置之间,家长们则举着手机记录下孩子探索宇宙的瞬间,俨然一场沉浸式太空主题派对。

  这座让孩子们惊呼“比科幻片还酷”的太空乐园,源于创始人颜翔长达七年的跨界追梦。从卫星应用领域的技术专家,到航天科普的坚定推动者,颜翔用一场“太空革命”在长沙创造了奇迹。2018年,当时还在卫星公司工作的他,因频繁接待来访者而意外开启科普生涯。面对孩子们对卫星模型的好奇目光,这位曾主导商业路演的工程师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生动故事,把“卫星轨道”变成“太空快递路线”,让“遥感影像”化作“地球工作周报”。

  2019年,颜翔主导的科普展厅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这个原本仅有数百平米的研发区兼接待区,高峰时单日接待260余名学生,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讲解声从未间断。这种让青少年眼中闪烁星光的成就感,促使他彻底转型为全职科普人,自制的课件在中小学引发“航天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印证了他的选择。

  2020年疫情突袭,线下科普陷入停滞。面对投资撤资、活动取消的困境,颜翔在抖音开设“翔说航天”账号,从零学习视频剪辑。三年间发布1000余条科普内容,累计播放量突破5亿次,收获30万粉丝。他将视频内容整理成《看见又看不见的太空》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21年,作为湖南唯一代表,他带着航天课程走进革命老区,让山区孩子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熊虫,在VR设备中“触摸”火星地表。

  2023年,颜翔的“太空城”计划迎来关键转折。在湘江集团邀请下,他考察了大王山景区原直升机场。这个距离地铁口仅50米的场地,被他赋予科幻叙事——因外星人袭击,人类将N395核动力飞船迫降于此重建基地。在这个原创故事框架下,原本的机场设施焕发新生:空调机柜变身碳纤维太空设备,电子显微镜旁陈列着水熊虫标本,火星地堡内用卫星实拍图还原奥林匹斯山地貌。

  基地独创的“五感体验”系统令人耳目一新。在行星气味柱前,孩子们能闻到模拟的天王星“臭鸡蛋味”和土星“消毒水味”;引力波演示仪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小球碰撞游戏;太空种植舱里,真实种子在孩子照料下生长,记录本上写满观察日记。VR太空舱每日限量的20个免费体验名额,让孩子们瞬间置身星河,空间站舷窗前总能看到小脑袋攒动,寻找“祝融号”火星车的踪迹。

  “这里不是传统展馆,而是让孩子成为太空探险家。”颜翔的二期规划将开放飞船深度探索区,青少年可体验焊接、电路组装等工程实践;三期则计划推出“太空剧本杀”,通过与星际NPC互动学习航天知识。他透露终极梦想是打造“太空主题岛”,让孩子们能像航天员般生活探索。当被问及科普收益时,这位“太空造梦者”笑道:“最珍贵的回报,是未来有孩子说‘因为湘江太空城,我走上了航天之路’。”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