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暑假课堂”点燃青少年文化热情

Commenti · 27 Visualizzazioni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社教活动现场暑假期间,走进市博物馆,常能遇到一群佩戴红领巾的孩子用清脆的童声讲解馆藏文物、鄂州历史故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市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暑假活动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

    

    社教活动现场

    暑假期间,走进市博物馆,常能遇到一群佩戴红领巾的孩子用清脆的童声讲解馆藏文物、鄂州历史故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市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暑假活动,让青少年在感受鄂楚文化魅力、传播家乡文化中提升综合素养,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度过一个快乐暑假。

    红领巾讲解员:童声讲述千年风华

    今天暑假,市博物馆共招募37名小志愿者,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

    课程安排紧凑而充实,涵盖普通话表达、讲解礼仪、文物赏析、讲解词记忆与现场实践等多个方面。社教老师对孩子们的站姿、表情、眼神、手势进行了专门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展示讲解风采。

    培训期间,孩子们围绕“青瓷仓廪院落”“错金银铜弩机”等鄂州代表性馆藏文物,开展了深入的文物鉴赏学习。通过“巧巧手”体验活动,他们亲手制作文物主题小手工,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

    “四叶八凤镜是东汉三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镜种,是楚人崇尚凤鸟的体现。”7月中旬开始,红领巾讲解员排班上岗,面向观众开始“实战演练”,面对游客,他们落落大方、言语清晰,用童声讲述鄂州千年的风华故事,成为展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沉浸式文化体验:非遗技艺在指尖传承

    “可圆可方,有时还能是葵花形状,打磨后能照人脸——你们猜猜是什么?”社教老师的问题一出,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喊出“青铜镜”。7月29日上午,市博物馆文博小课堂里,20名小志愿者围坐一起,一场以“古铜镜上的纹饰”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就此开启。

    课堂中,社教老师以甲骨文里的“鉴”字为切入点,讲述了青铜镜的发展史,同时向同学们介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镜——新石器时期齐家文化的七角星纹镜。在同学们对其纹饰感到好奇、兴趣正浓时,社教老师按照铜镜的形状、纹饰类别等介绍了各个朝代的铜镜,让同学们观赏到了铜镜之美,也学会了如何区分不同的铜镜,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社教老师带领同学们使用范铸法制作了一面面富有特色的青铜器模型,通过讲解、手工制作等环节,串联家乡文明变迁与历史足迹,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知文化、爱家乡”的情怀,看着亲手制作出的青铜器模型,孩子们深切感受到古代匠人的铸造巧思,成就感满满。

    VR沉浸式剧场:开启时空穿越新体验

    近日,市博物院迎来首个多场景VR沉浸探索体验展。该展借助顶尖虚拟的现实技术,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可穿越历史、探秘宇宙、畅游奇幻世界的感官之旅。

    VR沉浸式剧场推出了《登月奇旅》《赏金英雄》《爱丽丝梦游仙境》《一千零一夜》等VR作品。戴上VR眼镜,跟随语音提示,走进“阿拉丁神灯”故事……

    暑假期间,VR沉浸式剧场吸引了众多研学学生体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更是一个探索知识的奇妙窗口。在全景声与超清逼真的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亲手触摸世界经典名著里的知识和奥秘,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书中人物一同冒险、一同成长。

    他们纷纷表示,体验过程非常震撼,很多经典场景让人难忘,认为这种VR形式既生动普及了文化知识,又让人直观感受到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魅力。

    “孩子们在短短几天内,实现了从腼腆内向到自信表达的转变,这种成长无疑是这个暑期最珍贵的收获。”一位家长在红领巾讲解员结业仪式上感慨道。

    “让鄂州的历史文化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代代传承。”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实施社教创新工程,建立教育精品课程项目库,系统性构建吴都文化展陈、传播、教育体系,助力青少年讲好鄂州故事、荆楚故事。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