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第一高楼制造霸总,郑州闲置商场年产700部剧,短剧“拯救”房地产?

Reacties · 1 Uitzichten

出租售楼处对楼盘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流水”。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陈泽旋

  

“大玉米楼”千玺广场 时代财经摄

  豪门千金慵懒苏醒的华贵卧房,可能是你曾参观过的样板间;霸道总裁迈巴赫停靠的公司门口,或许就是你日常通勤路过的写字楼前;反派刁难主角的高端酒会现场,其实是楼盘配套的豪华会所……

  房地产和短剧的“梦幻联动”,正在镜头里悄然上演。

  在河南荥阳,仍在困境之中的恒大养生谷,售楼处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剧组,有时甚至因为同时进场的剧组过多,场地十分抢手。在河南新郑,一处闲置商场变身短剧拍摄基地,建成近一年,已拍出大约700部短剧。

  在西安,孚希AI影视产业中心将影视基地“搬进了”写字楼里,这座今年3月投入运营的现代化影视基地,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被人们称为西安“小横店”,并创下单日接待10个剧组的纪录。

  而在一线城市,面对出租压力的写字楼及产业园,也纷纷向剧组敞开大门,为尽可能增加营收,甚至接受日租或者时租。

  站在风口的短剧,为身处逆境的房地产行业意外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连头部企业都在躬身入局。

  近日,绿地“剧引力”短剧基地落子河南郑州的绿地滨湖国际城,这是一个总用地面积将近604亩的巨无霸项目,早在2012年底便启动开发,规划建设超高层甲级写字楼、总部办公楼、商业中心、酒店及住宅小区。

  “剧引力”短剧基地落地的同时,绿地集团还与数十家头部短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为短剧企业提供创作场景和服务。

  除绿地滨湖国际城项目外,绿地集团位于河南的地标项目、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20余个住宅项目也将接入短剧赛道,为各类题材的短剧拍摄提供场景,这其中包括曾是中原第一高楼、俗称“大玉米楼”的郑州知名地标千玺广场,以及郑东绿地中心。

  联手短剧大省河南,绿地入局短剧赛道

  实际上,在此次系统性合作落地之前,已有多部短剧在绿地集团河南项目取景。

  绿地集团向时代财经透露,截至目前,公司已与10余家短剧公司陆续开展合作,其中,三笙万物承制的多部短剧已经上映,包括《十年情丝终成空茧》、《虎妈龙子》、《如果告别不能笑着说》、《二胎分娩夜》和《错位温情》等。

  从取景项目来看,覆盖的业态十分多元,既有绿地千玺广场、郑东绿地中心这样的城市地标,也有绿地新都会、绿地天空之城等商业综合体,还有星级酒店,溱水小镇与嵩山小镇等仿古商业体,以及香颂别墅项目、泰晤士新城等特色住宅等等。

  

河南登封绿地嵩山小镇 图源:绿地集团

  此外,绿地集团为剧组提供的场景还包括住宅项目中的售楼处、样板间及园林示范区,以及运营中的商业特定空间,如商场、商业街、商业广场和文旅集市。

  绿地集团称,公司将对存量项目及商业空间进行内容化、场景化改造,以打造集拍摄、制作、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短剧实景基地。按照规划,基地将涵盖医院、教室、办公室、街道集市、宫廷等短剧高频场景,预计每年可承载超过1000部短剧的拍摄制作需求。

  不过,绿地集团或许不甘于当一个出租场地的“房东”。时代财经从绿地集团了解到,短剧基地成立后,公司不仅将提供场地租赁服务,还计划系统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短剧制作与服务平台。

  首期规划涵盖短剧拍摄、演员经纪、道具租赁与备案服务等基础功能;二期则将逐步拓展至发行推广、投流运营、版权交易、剧本开发、后期剪辑及特效制作等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

  开发商拥抱短剧赛道的背后,是近两年短剧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红果短剧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援引的外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元,超越中国内地全年电影票房总额425.02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预估将达到634.3亿元,25.6%的增长率远高于同期电影市场;微短剧市场或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在2027年突破1000亿元。

  目前,我国短剧承制方主要集中在陕西西安、河南郑州和浙江东阳横店,三地被称为“全国微短剧三大重镇”。

  根据河南省视听协会,河南省微短剧制播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占全国约四成的产能,就2024年而言,河南全省备案微短剧超5000部,其中557部作品共1465次跻身全国短剧热力榜。

  迅速扩容的短剧市场,带动拍摄场地需求显著增长。截至2025年,绿地集团已进入河南市场长达21年,在该省累计投资达到2000亿元,房地产业务覆盖全省7座城市,拥有多个城市地标与住宅项目,这也正是绿地集团押注河南短视频市场的原因之一。

  短剧盘活闲置资产,售楼处成抢手场地

  而另一个原因,是为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整体需求下滑,传统销售模式存在压力,持有型物业也面临空置率上升的问题。基于此,将闲置或低效空间开放给短剧拍摄,不仅能够提升物业使用率,还能增加经营收益。

  早在2023年10月,国内垂直类化妆品电商平台聚美优品就将河南郑州航空港内的一处闲置商场,打造成聚美空港竖屏电影基地。基地占地面积近1.7万平方米,于2024年7月建成,累计投资1500万元左右,现已具备办公室、公司、总裁家、法院、宴会厅、医院等约多个场景置景。

  根据“投资郑州航空港”公众号今年7月8日发布的数据,聚美空港竖屏电影基地已成为河南产量最大的短剧基地之一,建成近一年,基地已产出近700部微短剧,每天接待8-9个剧组,场地预约已排到十天后。

  在四川宜宾、江苏常州、浙江宁波、河南荥阳、河北石家庄、陕西西安等地,多个楼盘售楼处也迎来了短剧剧组进驻拍摄。位于河南荥阳的文旅康养项目恒大养生谷,因开发商陷入资金困境而一度闲置的售楼处,如今被短剧剧组变废为宝,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取景地。

  

四川成都农博园短剧拍摄现场 时代财经摄

  来自郑州的短剧从业者李霄(化名)告诉时代财经,租赁拍摄场地是短剧制作中必不可少的支出,通常占到核心成本的10%-20%。一般而言,短剧公司会有几个常用取景地,但最终选择仍取决于剧情需要,“比如短剧拍摄基地、各类售楼处和别墅,都可能成为‘供应商’,而且别墅是真别墅”。

  李霄进一步表示,如果场地需求稳定,出租售楼处对楼盘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流水”,尤其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的当下,“售楼处和别墅的场地费一般在几千元一天,一个月几万元,够给几名楼盘员工发工资了。”在他看来,建设拍摄基地对盘活闲置资产的意义更大,“因为一个拍摄基地需要的面积往往可达几千平方米。”

  在一线城市,面对空置压力,不少写字楼和产业园也开始主动招揽临租客户,其中不乏来自短剧的租赁需求,不仅办公室、会议室可供临时租赁,一些大堂、公共区域甚至闲置楼层也向短剧剧组开放取景。

  “日租的形式其实一直都有,市场好的时候,大开发商看不上这点小钱,现在是只要能增加收入的,我们都会尽量满足”,来自广州中心城区的写字楼招商人员林瀚(化名)表示,临时客户的需求各异,“有的是(为了)拍剧(取景),有的是拍宣传片或者广告,有的开会,有的临时办公,有的是谈事情”。

  林瀚称,收费标准要根据场地大小和功能确定,“以一个200平方米的办公室为例,原来月租金是2.7万元,那按天算就是一天900(元),日租会在这个基础上加价,一天收费大概是1500-2000元。”

  任职于一线城市郊区产业园的招商人员王琦(化名),对市场变化的感知更为明显。鉴于市场环境变化,王琦公司旗下多个园区已于今年第三季度全面开放临租,包括日租、时租,并采用弹性收费方式,“价格没有统一,主要看客户的报价”。

  王琦补充说,在此之前,园区仅提供会议室临租,收费标准为100元/小时,“现在基本都是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反正有的是场地”。他给时代财经展示了近期成交的一单临租案例,“客户租了我们两个办公卡座,一天就收几十块钱”。

  如今,看到各类房地产项目纷纷接入短剧赛道,王琦深有共鸣:“这其实就是房地产的自救行为,用新的方式来做创收。”

  (文中受访者李霄、林瀚、王琦为化名)

Reac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