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渐起
开学季如期而至
人员流动与聚集增加
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风险上升
麻疹病毒作为
呼吸道“刺客”
传染性极强
号称“见面传”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醒广大民众
要科学预防麻疹
01
麻疹传染性究竟有多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未免疫人群在接触患者后,感染率高达90%。
校园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有病例输入,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尤其容易影响未及时、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
02
麻疹病毒通过何种途径传播?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由受污染的物体表面间接传播。咳嗽、打喷嚏均可释放病毒,易感者吸入后即可能感染。
麻疹是目前已知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切不可掉以轻心。
03
如何识别麻疹?
麻疹发病规律通常为“热3天、疹3天、退3天”。
发热初期:类似感冒,体温常超过38℃,伴有流涕、咳嗽、流泪、畏光等症状。2–3天后,口腔内侧可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斑点(柯氏斑),是麻疹的典型标志。
出疹阶段:发热3至4天后,红色皮疹从耳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伴随体温再度升高,症状加重。
恢复时期:皮疹按出现顺序逐渐消退,可有色素沉着和脱屑,约2至3周消退。
特别提醒,婴幼儿、孕妇及营养不良者感染后更易出现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04
如何科学预防麻疹?
一是及时接种疫苗。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式。按国家免疫程序,儿童应在8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若孩子尚未完成接种,请尽快联系接种单位补种。
二是做好日常防护。经常开窗通风,每日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勤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8月龄以下尚未接种疫苗的婴儿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三是及时规范就医。如出现发热伴皮疹,尤其曾接触麻疹患者,应立即佩戴口罩就医。确诊者应隔离治疗,避免外出,防止扩散。
科学预防麻疹要避免陷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麻腮风疫苗不安全,反应大。
事实上,疫苗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和审批,安全有效。接种后绝大多数儿童无不良反应,少数可能出现短暂发热或轻微皮疹,通常1至3天自行消退。切勿因担忧轻微反应而忽视疾病本身带来的高风险。
误区二:不接种疫苗也不一定会得病。
尽管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感染,但一旦感染,病情严重程度难以预测。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发生率,是对孩子最负责任的选择。
辽宁省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守护孩子健康
从接种疫苗开始
以科学防控为每一个孩子
筑起健康的防线!
转自:辽宁日报
来源:辽沈晚报